第09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3月31日 星期

莫让“限高令” 成“一纸空文”


■何 伟

最近,一篇题为《“限高令”成了“稻草人”?——“黄牛”帮“老赖”绕开“限高令”值得警惕》的报道,在网上引发热议。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等。

虽然有关部门一直严查,但仍有不少“黄牛”利用购票、验票等环节漏洞帮“老赖”买高铁票、飞机票。在一些网络平台,部分“黄牛”明目张胆发布为“限高”人员订票并顺利出行的图文。不少“老赖”在“黄牛”帮助下出行畅通无阻,除乘坐飞机、高铁跨省出差、旅游外,还在五星级酒店等高档场所消费。

“限高令”是对拒不执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老赖”采取“限制高消费”的严厉措施,目的是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而任由“黄牛”钻空子,会让被限制消费人员逍遥法外,不利于提高法院执法能力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在“限高令”下,“黄牛”为何屡屡得逞?订票和安检环节还存在哪些漏洞?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整顿,斩断“黄牛”给“限高”人员订票的黑手。针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各部门应实行联合惩戒措施。各网络平台要加强监管,落实主体责任,利用大数据技术屏蔽“黄牛”广告,并及时监测、筛查相关信息。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系统信息,将“限高”人员护照、其他证件和人脸等各类信息录入系统。相关部门和订票平台要升级管理、技术水平,及时堵上漏洞,决不能让“限高令”成为“一纸空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