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作出的战略判断。准确理解新发展阶段之“新”,是顺利开启新阶段的前提和关键。
新发展阶段之“新”,首先表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站立在新的起点。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我国取得了世所罕见的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奇迹,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
新发展阶段之“新”,同时表现在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就国内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要看到,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严峻挑战。
新发展阶段之“新”,还表现在我国发展要实现新目标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完成新任务,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新成就。
新发展阶段之“新”,核心问题是要在回答好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14亿人口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实现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新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
一是着力探索和完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一方面要根据新的实践,发现和研究新问题,进一步总结新理论并上升为系统化的学说,不断完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阶段,必须把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地贯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协调、城乡发展协调、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发展协调,实现绿色发展,促进更大程度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同时着力需求侧改革;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为此,需要改革流通体制、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着力深化改革、更加扩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