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新华
在婚姻里的某个时刻,你一定厌倦过、失望过、懊悔过,你想逃离这一切,你似乎下定了决心,放逐自己去追求新世界。可是离开他,你确定吗?
在爱情里,总是表达不满的那一方其实是软弱而深情的,她所有的虚张声势只不过是为了被看见。我想离开你是真的,刚离开就开始想念你也是真的。这样的小情绪、大爆发,在艾丽丝·门罗的《逃离》里有着丝丝入扣的描述,平静舒缓的笔调一如雨后清新的空气,那么寻常,却又让人着迷。
《逃离》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作者艾丽丝·门罗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长期居住在荒僻宁静之地,多以城郊小镇女子的平凡生活为写作主题。打开这本封面设计朴素得近乎寡淡的书,第一个作品即是同名短篇小说《逃离》。它的故事架构很平淡:少妇卡拉和丈夫克拉克经营着一个农庄,做马匹寄养生意,进行骑马课教学。卡拉勤劳能干,健康而有活力。她喜欢在马厩里不慌不忙地干日常杂活,她渴望来自丈夫的温情,可丈夫性格乖戾又不解风情,让她感觉不到爱。她觉得丈夫瞧不起她,她不管做什么都是不对的,不管说什么都是错的。跟他在一起过日子真要把她逼疯了——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已经疯了,有时候又觉得是他疯了。她向邻居贾米森太太西尔维亚倾诉,说如果她有钱,她会立刻从丈夫这里逃离。西尔维亚一直对卡拉有好感,她告诉卡拉,由她出钱,帮她离开这里。
卡拉紧张而又慌乱地登上了开往多伦多的大巴。行进中的大巴,窗外的风景没有让卡拉轻松,和丈夫克拉克的过往涌现在她的脑海中。她想起了年轻的自己忤逆母亲的劝告,坐上克拉克的车,不顾一切地逃离自己的家。她曾经迷恋克拉克的一切,她喜欢马厮里她精心照顾的小马,她忘不掉和克拉克创业初期曾经的美好回忆。泪水涌出了她的眼眶,未知的前方让她的逃离显得不知所措,她居然发现丈夫克拉克仍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此刻在车上的她胸口发紧,止不住眼泪。大巴刚开到第三站,她就对司机喊道:“让我下车!”
她给丈夫打电话:“来接我一下吧。求求你了。来接接我吧。”
“我这就来。”
一场逃离,戛然而止。
艾丽丝·门罗在《逃离》中讲述的是寻常故事,聚焦的是小镇平凡女子,她们是那么亲切,就像你我身边的亲朋或者闺密。大量的环境描述让读者有极强的代入感:雨下个不停的夏天,有着温暖阳光的清晨,成群结队的鸟儿,拥有自己名字、性格各异的马儿。平实的生活日常勾画,似乎有青草的香味在文字间氤氲,读来虽不荡气回肠,却也津津有味。书中的人物既平凡又鲜活,如生活中的你我,有怨、有爱、有眷恋。
《逃离》的扉页上写着“为纪念我的朋友”。这本书读来的确如此,写的都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是真切的生活。
婚姻生活的平淡让我们心有不甘,可是周围熟悉的味道已如影随形、无法舍弃。或许逃离会有新天地,可是更多的人选择了停留在平淡的生活里,抵抗所有逃离的诱惑,让时光如水,让岁月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