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4月16日 星期
香车与丝骑 风静亦生尘
中国画中的游春人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令人遐想无限。在浩瀚的中国文学艺术史中,处处可见吟咏和赞美春天的经典诗句。古人游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各地名胜古迹、骑马狩猎、泛舟游湖、秋千蹴鞠、沐风采花……无不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中国画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无疑也记录和描绘了这些对春天的遐想。那么在古代的中国绘画里,那些优秀的经典作品是怎样描绘和记录春天的景象呢?

《游春图》 展子虔 作

《八达游春图》 赵 喦 作

《游春图》 现存最古的画卷

中国绘画史上有关“游春图”最经典的作品,隋朝画家展子虔《游春图》无疑是其中之一。这幅中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画上并无作者的名款和印章,因宋徽宗赵佶在隔水处题有“展子虔游春图”而得名。《游春图》描绘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贵人仕女外出春游踏青。江南早春,树叶吐绿桃杏争芳,水面宽阔微波皱起,有游艇轻泛。两岸游人三两成群,沿途观赏春景,或步行伫立,或主骑马而仆随后。小桥连岸,坡后有农舍,而山谷中则寺庙隐现。画家运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人物虽然小如豆粒,但一丝不苟,形态毕现。作品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以青绿色彩为主调。整幅画作亮丽的色彩,充分衬托出祖国大好河山盎然勃发的春天气息。这幅流传有序、著录翔实的珍贵古画,充分展示了中国唐代早期山水画的面貌,不仅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虢国夫人游春图》 绘盛唐风貌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经典代表作,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画描绘了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携其侍从春游的场景。画作着重人物内心刻画,通过劲细线描和色调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画家不著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

《八达游春图》 骑骏马踏青景象

《八达游春图》是五代时期赵喦(yán)的作品,描绘八名衣冠华贵的男子,身穿唐代红、紫、绿色之官服骑着骏马春游的场景。他们或回首召唤,或挥鞭促行,人物神态和动作各不相同,相互间又顾盼联系。马蹄急促,好似踏着春风,欢快轻灵。苑林中垂柳依依,草木新绿旺盛,一灵石玲珑剔透直插天空。据考证,《八达游春图》画面中这八位骑马的达官贵人,身着红、紫、绿三色衣物,符合唐代流传下来的衣冠制度,而梁代正是依循唐制。由于梁太祖正好有八个儿子,因此可以推断,身为驸马的赵嵒有可能描绘的就是这八个皇室子弟。

《春耕草堂图》 乡村春耕一片繁忙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这是清代文学家姚鼐(nài)《山行》中的诗句,描写了乡村春耕时节一派繁忙景象。民以食为天,食从耕中来。春耕对农耕社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上至天子大臣,下至平常百姓,都把春耕生产当成一年当中头等的大事。湖南博物馆珍藏的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禹之鼎的《春耕草堂图》,就给世人呈现了一幅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农事正忙的景象。画面中的远处是连片的桃林,众多桃花开满枝头,像是挂上一层粉红彩霞,绚丽灿烂。近处左右两株垂柳缀着嫩绿叶子,微风吹来婆娑起舞。画卷左侧城墙脚下,两株葱茏古树掩映着三间乡村农舍,舍前一位老翁头戴斗笠,身着蓝衫,右手捻须,人物形态极为传神。旁有两童侍立,一童持杖,一童背书卷,正面对面窃窃私语。右侧远处,一农夫在田中赶牛辛勤耕作,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整幅画面充满着乡间田野的生活气息。该画敷色清新明亮,构图严谨,疏密有致,笔法飘逸流畅,人物神情颇为生动传神。画家无论是在构图、笔墨技法,还是敷色染彩上都体现出极深的造诣。据《西安晚报》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张 萱 作

《春耕草堂图》 禹之鼎 作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