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21日 星期

重视脑疲劳的危害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脑疲劳现象越来越多。上海的一项随机抽样调查显示,59.6%的脑力工作者每天用脑时间长达10小时,28.4%的体力劳动者也有较多业余时间花费在各种脑力活动上。用脑过度已危及人们的健康。

很多人在大脑疲倦初起之时,喜欢采取一些使大脑兴奋的措施刺激自己,以便能够继续工作或学习,如大量地抽烟、喝浓茶等。时间久了,疲惫却越来越“难缠”,人不但一整天昏昏欲睡,而且在处理简单的事时也会思维混乱……

专家介绍,所谓脑疲劳实际上是一种慢性疲劳综合征,高发年龄在30岁至50岁,与患者从事的职业也有关系,一般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健忘以及烦躁、焦虑等,严重者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精神崩溃。此外,一些人还可能出现非神经系统症状,比如: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统症状,心慌、胸闷、气促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脑疲劳的产生来自身、心两个方面,与生活不规律、工作负荷过高或渐进性疲劳积累等密切相关。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会使脑细胞的神经网络交流变慢,进而影响思考、反应等能力,加速大脑疲劳,并且越熬夜大脑越容易疲劳。熬夜对大脑造成的影响堪比脑震荡。

长期压力过大。长期压力过大不仅给代谢、免疫和心血管系统带来损伤,还会导致大脑功能衰退。加拿大多伦多罗特曼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压力过大会导致大脑海马体萎缩,造成前额叶皮层功能减退,增加患抑郁症和认知障碍症的风险。

过度思考耗神。专家表示,大脑中的能量大部分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当神经元被激发时,细胞会通过毛细血管吸收氧气和葡萄糖。如果过度思考,需要燃烧更多葡萄糖,导致身体能量减少,从而出现疲劳。

脑疲劳恢复起来并不简单。专家建议,坚持以下几种“休养生息法”,会让大脑再度充满活力。

运动解压。在无法马上改变压力环境的情况下,运动是较好的解压方式。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持续一个月就能显著改善焦虑症状,提高大脑运作效能。

补充营养。需要进行大量脑力工作时,可以多吃三文鱼、绿叶蔬菜、牛油果等食物,对大脑恢复能力有帮助。

保证睡眠。建议睡觉前尽量不看手机,保证每天睡七八个小时,中午抽空儿睡15分钟。没有午睡习惯的人可以闭目养神。

不带压力回家。很多人下班回到家还在担忧工作上的事,大脑缺少休息的机会。专家说,下班后不妨为自己安排一个小小的“仪式”,例如换掉衣服、冲个澡等。一旦感觉脑疲劳,可轻轻地吸气,再从口中慢慢呼出,反复36次,也可轻拍头部,3分钟左右即可。石筱璇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