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21日 星期

故乡情


■娄德安

我的家乡在召陵区邓襄镇皇甫店村。我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故乡的一草一木,我都十分眷恋;故乡的父老乡亲,我都十分尊重。退休后,我经常回家乡走走看看,看到它发生的巨大变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故乡的主街有三里长,过去曾是一条官道,不论白天夜里,街上的人都络绎不绝,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故乡虽偏僻,但不寂寥;虽贫穷,但很有活力。记得小时候街道都是土路,晴天还好,一到雨季,道路泥泞不堪。勤劳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过着平淡又自足的生活。

那时候家乡人民的生活十分清苦,我很小就懂得“闹春荒”这个词:到了春天,青黄不接,大部分家庭生活都难以为继。人们互相帮扶,艰难地度过春天,熬到麦收。

在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烧制盆罐。农闲时乡亲们就拉着一车车盆罐到城市走街串巷叫卖,换点儿粮食维持生活。烧盆罐的泥土必须是村南坡地里的红土掺上村北汾河里的黑土,晒干、掺匀,用水和好、盘好,才能在飞转的轮子上手工做成。人们靠勤劳的双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我的村庄渐渐发展壮大,成为拥有三里长街、近6000口人的大村庄。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更是日新月异,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一进村就看到一个高大气派的拱门,上书“皇甫店村”四个烫金大字。再往里走,一条平整的水泥大道贯穿东西,一排整齐的路灯耸立在道路两侧,两边的房屋墙壁上绘有乡村新生活画面。道路两旁栽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宛如一道花墙。漫步在故乡的大街上,美丽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

再往前走,一幢小洋楼映入眼帘,那是村“两委”办公室。前面有个小广场,健身器材应有尽有,老人们一边锻炼,一边哼唱着豫剧。再往前走就到了村里的超市,里面生活用品很齐全,购物的人熙熙攘攘。超市门前的广场上停了一排小轿车,其中还有不少高档车呢!超市对面有两家小饭馆,一家是川菜馆,一家是火锅店。还不到中午,小饭馆里就坐满了人。走到这里,故乡的三里长街才走了一半。听说前面的街道变化更大、景色更美。

村里的人们都住上了两层小楼,和城里人一样,有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市里、区里的文艺团体不时送文化下乡,还有医疗机构送医下乡。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个个满面春风、笑逐颜开,逢人就夸赶上了好时代。

看到家乡的变化,我止不住热泪盈眶。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祝福它越来越美丽!

▲国画 石爱丽(58岁) 作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