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江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丰富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总结推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效经验和做法,突出问题和结果导向,强化大数据应用和法治化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有效防控传染病和慢性病,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全民健康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爱国卫生运动是将我国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特别是群众运动优势转化为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具体行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疫情防控仍面临风险与挑战。我们要继续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坚持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全员参与、共建共享,不断养成公众卫生健康习惯,持续增强公共卫生整体实力,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努力形成“政府推动、群众参与、社会监督”共同作用、良性驱动的爱国卫生工作新格局,为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提供坚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等活动,加快推进健康漯河建设,以全民健康的体魄建设美丽家园,拥抱幸福生活。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必须与各项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四城同建”工作的过程,都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的过程,是打造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的过程。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实质就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增强后劲。今年,我市将迎来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功后的首次复审,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将触角延伸至城乡基层,动员全市人民一起行动。在城区,要开展农贸市场环境卫生整治、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卫生死角治理,减少疫病传播途径;在乡村,要以乡村人居环境集中治理为着力点,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厕以及旧村改造工作,开展农村坑塘、河塘、沟渠等薄弱环节的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在单位,要着力创造健康卫生的单位环境,以千千万万个干净整洁的“小环境”构建美丽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在家庭,要引导家庭成员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房前屋后做起,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校园,要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支持网络,引导青少年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必须强化各种保障。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现在,爱国卫生运动在改善我国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全民健康文明水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深入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凝聚智慧、发挥作用、尽到责任。一要重视基层爱国卫生组织建设。只有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爱卫会组织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才能促进并加快爱国卫生运动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对一些县区爱卫会办事机构弱化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建立健全覆盖社区、村镇和企事业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网络,切实做到“事有人做、责有人负”,让爱国卫生组织的作用得到切实发挥。二要将爱国卫生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政府各成员单位要加强部门联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三要将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级政府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给予各级爱国卫生组织经费支持,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四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要加大电视、网络媒体宣传力度,树立健康强国理念,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五要健全爱国卫生法治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机制。爱国卫生工作涉及面广,靠动员、靠行政命令等管理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对那些不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单位和个人来说,缺乏约束力,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管理,可确保“预防为主”“全社会参与”等更好地落到实处。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传家宝。我们要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整体联动,持续营造爱祖国、讲卫生、树文明、重健康的浓厚文化氛围,加快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全面提升文明素质、弘扬时代新风,用健康体魄,建设美丽家园,拥抱幸福生活,共享健康中国!
作者系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