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胆囊结石并不陌生,胆囊癌却鲜有人知。胆囊相比其他腹腔脏器癌变几率相对较低。实际上,随着胆囊结石发病率的上升,胆囊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胆囊结石是指胆囊内的草酸钙沉积形成的结石,形状有大有小,部分胆囊结石没有症状。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胆囊癌是胆囊恶性肿瘤之一,且占比最高,其次还有胆囊类癌、胆囊肉瘤以及黑色素瘤等。胆囊癌是原发于胆囊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按病理类型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其中,腺癌约占胆囊癌的82%。
胆囊癌有多种诱因,主要是由胆囊结石引起的。有关资料显示,90%的胆囊癌病人患有胆囊结石,且大于3cm或者充满型的胆囊结石,更容易发生癌变。
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定期复查随诊或口服消炎利胆药物对症治疗;有症状或产生并发症时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总的来说,有以下情形的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1.胆囊壁已增厚,胆囊功能不好;
2.胆囊出现萎缩,胆囊瓷化;
3.胆囊结石直径大于2cm;
4.出现胆囊充满性结石,已经失去储存功能;
5.胆囊结石位于胆囊管,影响胆囊排空;
6.合并糖尿病,病情已控制;
7.有心肺功能障碍,病情尚稳定。
8.40岁以上、直系亲属3代以内有癌症病史、胆囊结石直径1cm以上者,亦应及时进行手术以防止癌变。
综上所述,胆囊癌与胆囊结石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发病率低,但手术预后差,所以预防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中,大家应养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习惯,按时吃早餐,防止产生结石。胆囊结石大于2cm、胆囊息肉单发直径大于1cm,或被诊断为腺瘤样息肉时应及时切除胆囊,以防止癌变。
漯河医专三附院提供
■专家链接
韩彦昌,漯河医专三附院副主任医师,外一科主任,市知名外科专家,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擅长胸外、普外科疾病的诊治,如食管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等重大疾病的手术治疗及腹股沟疝微创手术治疗等,尤其对甲状腺,乳腺疾病等诊治有较深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