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其间,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多名委员受到省、市表彰,《人民政协报》头版予以报道。
投身一线主动担当。全市1800多名政协委员、政协干部投身抗疫一线,共参与各类服务活动上万人次,捐款捐物价值近2000万元。围绕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难题,开展“走进企业界政协委员、送金融服务上门”活动,促成中国银行漯河分行向委员企业批复授信7.4亿元、投放贷款2.7亿元,为我市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贡献了政协力量。
积极建言助力抗疫。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专题协商,形成《关于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市党政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吸纳。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收集重要社情民意信息110多条,助力复工复产疏通“堵点”、破解“难点”。
一年来,市政协把握性质定位,尽心尽责履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加彰显。
紧扣发展大局协商。召开全体会议、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月协商座谈会等,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精细化管理、文化产业发展、我市“十四五”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全市中心工作开展协商,提出意见建议,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组织住漯省政协委员连年在省政协有关会议上呼吁,并以《抓好“三链同构”、建设国家粮食产业经济核心区》《大力发展食品产业、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题,先后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四次会议上发言,为漯河从“中国食品名城”迈向“国际食品名城”营造良好氛围,争取各方支持。
紧跟热点难点监督。选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城同建”推进情况、“四新”工业项目推进情况、市定中小学校项目建设、返乡入乡人员就业创业、志愿者服务管理体制完善和市定民生实事落实等议题,务实开展民主监督,发现存在问题,找准症结原因,形成监督报告12篇,推动党政决策落到实处。
紧盯民生福祉议政。强化提案工作质量导向,加大领导领办、协商促办、跟踪督办力度,不断增强提案针对性和办理实效性。全年办理委员提案503件、重点提案15件,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在98%以上。加强信息工作力量,织密民意信息网络,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380条,向市委、市政府综合编报17期,向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报送信息37篇,助推有关问题得到解决。
紧贴基层协商探索。加强乡镇、街道委员联络机构建设,设立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驿站等39个基层协商阵地,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政协工作网络。各县区政协探索建立“家门口协商”等基层协商平台,委派民主监督小组,创新开展“相约星期三、民情大家谈”“一村一委员”等活动,助力基层治理,惠及广大群众。源汇区政协“拓展基层协商平台”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市县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双向发力,广泛凝聚共识,大团结大联合局面更加生动。
加强合作凝聚共识。完善多党合作机制,搭建协同履职平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参与各类协商活动400多人次。健全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统筹,营造合作氛围。
团结联谊凝聚共识。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深入开展走访服务委员活动,举办党外委员谈心谈话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联系社会各界开展“脱贫攻坚”“新冠疫情”“乡村记忆”“非遗传承”等专项史料征集活动,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
融入发展凝聚共识。深入开展“助力公益我先行”“聚力添浓彩”等活动,市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界人士通过医疗帮扶、法律援助等方式扶危济困,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办“知情明政大讲堂”,邀请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给委员讲政情市情民情,引导委员增进“四个认同”。
协同交流凝聚共识。主动对接省政协重点工作,配合完成视察调研活动任务,组织住漯省政协委员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开展协商监督活动;完善市县政协联动机制,协同履职,形成合力。加强与省市政协的横向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与外地政协沟通联系,宣传推介漯河,展示良好形象。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提质增效,新时代政协新形象更加鲜明。
强化委员责任担当。落实委员精细化规范化服务管理办法,表彰先进、约谈后进,委员履职成果质效逐年提高。涌现出“全国最美基层政协委员”——郾城区政协委员韩付志等一批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优秀委员。加强政协宣传工作,展示委员履职成效,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99篇。
强化界别载体功能。坚持把界别作为政协履职重要载体、把专委会作为界别工作重要基础,落实委员“全员入委”,突出专委会党支部和界别党小组政治引领作用,加强界别建设,激发界别活力。组织开展“三会一述”等活动32场次,提交意见建议120多条。
强化机关保障能力。按照“三个一流、四个之家”要求,完善工作制度,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四有”干部,严抓机关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书香政协建设等工作,推进机关作风纪律建设,推动服务保障水平提升。获得“模范机关”等市级以上集体荣誉8项、“过硬好党员”等个人荣誉十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