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链接
郭爱红,市二院小儿消化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她先后在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进修。郭爱红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小儿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川崎病有独到见解。
7月14日12点多,市二院小儿消化肾病内分泌科主任郭爱红突然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称家中9岁的孩子误食一枚1元硬币,随后出现呕吐、胸痛等症状,正在紧急赶往医院。郭爱红放下电话,紧急联系该院内镜中心、麻醉科相关人员积极准备。
患儿及家长到达医院后,经检查,提示硬币卡于患儿食管下段的第三狭窄处,需要通过无痛胃镜取出异物。 术前准备就绪后,多科团结协作,通过无痛胃镜为患儿顺利取出异物,整个过程仅用了两分钟。 郭爱红介绍,儿童吞服异物一般不会立即危及生命,如果异物长时间无法排出,患儿会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严重的甚至会刺破患儿胃肠道,造成穿孔和感染。“吞下异物的危险程度跟异物的性质有关。”郭爱红说,吞下电池、打火机等含有化学物质的物品,会因化学物质的泄漏造成消化道糜烂等化学性损伤;若吞服别针等尖锐的物品,容易造成穿孔等物理性损伤。 郭爱红提醒广大家长,消化道异物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家长平时要将家里容易被误吞的物品放在孩子不容易找到的地方,并教育孩子识别各种危险物品。一旦发现孩子吞服异物,需立即就医,及时治疗。 “小儿无痛胃镜是在普通胃镜检查的基础上,麻醉师应用镇静药物丙泊酚,帮助患儿迅速进入镇静、睡眠状态,在毫无知觉中完成胃镜检查,在检查完毕后,患儿可迅速苏醒。”郭爱红提醒,患儿在做无痛胃镜前,至少要空腹6个小时以上;检查前一天晩餐要清淡,不吃肉类、蛋类等高脂肪难消化的食物;术前应做常规检查,家长要告知医生孩子的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术后一般不得立即进食,待患儿完全清醒后,先喝水,观察无异常后再进食。
尹红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