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7月30日 星期

重庆印象


■特约撰稿人 吴继红

清末名臣张之洞曾曰:“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古朴厚重、奇幻诡谲、火辣热情,这是重庆给我的第一印象。

重庆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三千年江州府,八百年重庆城。地理学家郦道元途经重庆三峡挥笔写下“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神来之笔;诗仙李白荡舟于此,在这里留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深情问候;诗圣杜甫发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不尽感慨;李商隐在这里留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遗憾;元稹则在此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顿悟。

重庆号称“山城”。城在山上建,水从城中过,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只有来到这里亲身体验你才会知道,“停靠在8楼的2路汽车”并非只是一句歌词,而是重庆道路的真实写照。十八梯是从上半城山顶通到下半城山脚的一条老街道,顾名思义,从低处到高处刚好就是十八层台阶。街道两边有许多采耳的、修脚的、做木工的、卖烧饼的山城小店,从此处走过你会发现,这些店主从不主动招揽生意,而是不急不躁地或泡上一壶茶悠闲地喝着,或执一把大蒲扇不紧不慢地摇着,偶有客人上门,他们才会伸出半个身子照应。时光不疾不徐,在老巷子和老行当里缓缓流淌,目之所及,处处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

“不览夜景,未到重庆。”重庆的夜景别具一格——不必说暮霭中重庆的标志性建筑解放碑前人潮如何汹涌,不必说号称“古渝雄关”的朝天门码头气势如何雄伟,更不必说洪崖洞吊脚楼在夜色里如何金碧辉煌犹如天上宫阙,单是乘游船夜游两江就有无穷乐趣:两岸灯火通明,江水悠悠,江风轻拂;极目远眺,江面流光溢彩,天河群星交相辉映,人犹如在星河中畅游……导游告诉我们,由于重庆山城一边地势高一边地势低,在这儿修建阁楼时,保守的办法就是用几根木棍撑起来,从外面看就像房子的脚吊在外面一样,吊脚楼也因此得名。当楼越修越高,还会出现楼的一边出口高过另一边的情况,重庆管这种情况叫“平街”。平街往下楼层的住宅,有一面贴近山崖,常年没有阳光照射,这个也算是重庆建筑的特殊之处了。

来重庆,不吃顿正宗的老火锅就不算真正到了重庆。提起重庆的火辣,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串串、火锅和漂亮的重庆妹子。重庆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纤夫船工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毛肚、黄喉、鸭肠等,当然,现在的菜品种类更是丰富了许多。逛完十八梯、磁器口,累了饿了,就找家老火锅店坐一坐,吃一顿。油碟就用最传统的香油、蒜泥,外加盐、味精、醋,来一盘牛羊肉、鸭肠豆腐皮,再配上绿油油的青菜、吸油的金针菇……“咕嘟咕嘟”的火锅汤底汩汩冒着泡,幸福也在心底汩汩地冒泡。重庆火锅与其他川味火锅相比偏辣,而且,在重庆吃火锅,锅底是不换的,上一拨客人走了,店主人用笊篱把火锅汤底里的残渣捞出来再续上汤,就又是新的锅底。所以,在重庆吃火锅店吃到最后是不下面条和烩面之类的面食的,怕糊锅底——可以说是“铁打的锅底流水的客”了。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