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加体育锻炼,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同时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自2009年起,我国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今年的主题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
合理科学的健身方法能够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提高自身免疫力。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运动呢?
运动前做好充分准备。要穿宽松、透气、浅色的衣服以及弹性好、有足弓支撑垫、合脚舒适的运动鞋。要有“先热身再健身”的意识。热身是任何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热身的重要性在于可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能帮助我们提升身体的核心温度、肌肉温度,进而使肌肉更松弛,还可调整心理状态。热身10分钟~15分钟为宜。运动时间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
适时补充水分。运动会消耗身体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不及时补水,极易引发热痉挛、脱水等症状。所以,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都要及时且适量补充淡盐水,不要感觉到口渴才喝水。
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游泳、跳绳、跑步、打篮球、练太极……不同的人体质和健身需求不同,适合的运动方式、强度和频率也不同。尽管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如果选择不适合的运动方式或强度,不仅达不到健身的功效,还会伤身。运动分为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有氧运动一般强度较低,如快走、慢跑、慢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往往强度较高,如百米冲刺、摔跤、器械训练等。为避免运动损伤,我们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
个性化是科学运动的重要标志。在运动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细致的评估,进而因人而异地选择运动项目,制订运动计划。评估项目包括心肺功能、血压情况、体脂情况以及最大肺活量、最大心率等,结合各项指标进行科学评定,并根据锻炼情况不断修订评估方案,逐渐提升健康运动水平。
全民健身,利国利民。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青少年,要树立“少年强则国强”的观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解更多疾病预防知识,请关注“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