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永平
俗话说:病从口入。我认为,不仅吃了不卫生的食物会让人生病,那些有营养的食物吃得不科学,也会让人生病。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住的是舒适的套房,穿的是新款时装。吃的就更好了,集市上食材品种丰富,街上有各种特色小吃,超市里各色糕点、奇果珍馐应有尽有,让人随时随地都能大饱口福。
以前我认为,小时候恰逢贫困年代,缺吃少穿,受了不少苦。现在生活富裕了,就应该好好享受享受,想吃啥就吃啥,啥好吃就吃啥,只要不吃剩饭剩菜就行了。没想到2017年我体检时,血糖值6.0,达到了正常值的顶峰,处于患糖尿病的临界点,我吓了一跳。
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血糖高的原因,主要是年龄因素以及对养生的无知造成的。年轻时身体免疫力很强,干活儿也多,活动量大,身体消耗的糖分多。现在养尊处优、生活悠闲,各项活动减少,身体机能也减退了。并且食品极为丰富,巧克力、油炸糕、红烧肉等我爱吃的食物随时都有。高能量、高蛋白的食物吃多了就会营养过剩,久而久之身体就出现了毛病。
找到了原因,我修正了以前的老旧观念,改变了饮食习惯,平时尽量少吃零食、甜食和油腻食品,也不像以前那样桃子一吃就是三四个、葡萄一吃就是三四串。经过几年的调整、管控,今年体检,我的血糖达到5.7的正常值。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坦然面对;不过我们更要自律,饮食有节,日常生活有规律。生活中别怕麻烦,饭自己做,尽量吃清淡一点儿,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要能控制食欲。大鱼大肉、蛋糕奶油等吃起来虽然味道极美,满足了口腹之欲,但经年累月,等疾病上身,就很难康复了。“三高”等疾病会降低生活质量,轻者行走不便,重者瘫痪在床,既苦了自己,又连累了儿女。
当我们走进晚年,就需要学点医学知识和养生之道,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特别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合理调整饮食,使自己不得病、少得病,享受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