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9月10日 星期

古人农闲方可搞教学
■文史趣谈

进入9月,可能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开学,但是在古代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一切都以农事为主,农忙的时候压根没空搞教学,只有在农闲的时候才开学,所以古代有时一年会有三个学期,每个朝代还不太一样。汉代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其中“八月暑退”与我们现代人开学的时间最接近,而“正月农事未起”也与我们现代春季开学的时间差不多。

有了具体的开学时间,就可以准备开学了。

首先要考虑的是入学年龄,现代人一般是在六七岁入学,但在古代,入学年龄通常在八岁到十五岁之间。很多历史名人都是八岁入学,比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

如此说来,古代人上学,一个班里的同学年龄相差三四岁还算正常,但也有三十岁才读小学的。据《魏书·刘兰传》中记载道:“年三十余,始入小学,书《急就篇》。”这个叫刘兰的北魏人,就是在三十岁的时候才入了小学,他在学完了《急就篇》后,家人忽然发现他很有读书的天赋,于是又让他学了《春秋》《诗》《礼》。可惜刘兰家太穷了,他只能一边种地,一边学习。三年后,刘兰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跟他的兄长说:“大哥,我打算走教学路线了。”刘兰的大哥听完后笑了笑,为他张罗了一个教育机构,收了两百多个学生。再后来,刘兰成了北魏著名学者。可见在古代,入学年龄不是问题,只要愿意读书,再晚都没问题。

其实刘兰并不是个例,古代每个朝代的入学年龄似乎都只是一个区间,所以同班同学间的年龄差非常大。如今时有媒体报道的“母女同时考上研究生”“父子同在一个班级”,这些听起来挺新鲜的社会新闻,殊不知在古代,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据《北京青年报》

《村童闹学图》(资料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