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9月13日 星期

田炜丽和她的红色收藏


田炜丽介绍她的红色收藏品。

■文/图 本报记者 齐国霞

9月5日上午,连日阴雨后,难得云开日现。记者来到市区井冈山路盛世春天小区,参观收藏爱好者田炜丽的红色藏品。

红色革命书籍、革命前辈的照片、开国元帅、开国大将、毛主席像章、毛主席书法作品、红色邮票、老报纸、红色丝织画……走进田炜丽的家中,只见室内墙壁上、书架上、展示柜内、箱柜里,到处都是她珍藏的红色题材收藏品,她的家宛若一个小小的红色展览馆。

偶然的机会爱上红色收藏

田炜丽今年36岁,她当过餐厅经理,自己开过餐馆,后来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她成了全职家庭主妇。

“我以前没想到去做收藏。”田炜丽对记者说,“一个偶然机会,我开始接触红色收藏文化,从此深深地喜欢上了。”田炜丽告诉记者,2018年9月,一位朋友拉她进了一个红色收藏群,一起收看一位收藏家的讲座。这位收藏家拿出一套毛主席的不同时期的照片,讲述着毛主席当时的革命环境和事迹,以及中国革命的形势和取得的成果。

田炜丽深深地被这些革命故事所吸引,被革命前辈的精神所感动,听得入了迷。“开国领袖的一套照片就是一部中国革命史。这种学习方式很有启发性,如果这样去教育孩子应该是很生动、很有感染力的。”田炜丽说。于是,她想法设法联系到这位收藏家,希望能买到一套毛主席的照片。最后,在田炜丽多次请求下,这位收藏家被她的诚意所打动,把自己收藏的两套毛主席照片给了她一套。

田炜丽如获至宝,不但自己学习,还把学到的内容讲给一双儿女听。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她上网搜、到书店买书,学习相关知识。不知不觉间,她的书架上多了很多红色革命书籍。毛泽东选集、中国将帅故事、革命人物传记、王树增红色革命系列作品等,田炜丽都阅读过。

2019年秋天,田炜丽偶然看到一套中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传世墨宝》,被深深吸引。她在收藏圈内多方打听,最后得知北京一个收藏者有藏品。田炜丽多次软磨硬泡,终于打动了对方,买到了这套书。可惜的是,这套22册的书还少4册,让她感到很遗憾。为此,只要有时间,她就去逛书店或者旧书摊,希望能集齐这套书。

2020年7月,田炜丽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爱上红色文化收藏的田炜丽,藏品逐渐丰富,从领袖纪念章到红色邮票、老报纸、红色丝织画等。

希望举办个人红色文化收藏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田炜丽在收藏的同时,不断追寻革命者的足迹、瞻仰革命遗迹。这些年,她去过延安、井冈山、韶山、嘉兴、北京、上海等地。今年7月,田炜丽参观延安西北局革命旧址时,还向管理部门捐赠了一批自己收藏的书籍、报纸和丝织品等历史文献资料。

不知不觉间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从喜欢网上购物到与市区收藏爱好者交朋友,从经常逛街到逛各类文化展览和书店、书摊,从每天忙于家务到自觉阅读各类书籍。

在田炜丽的影响和带动下,如今,她的儿女也喜欢上了学习,讲起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来头头是道。

“收藏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和传承,传承就要不断地学习。我把许多收藏品都张贴在家中的墙壁上,放在书架上和展示柜中,这样一家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田炜丽说,无论是朋友还是小区的邻居,看到她的家像小型展览馆一样,都很佩服。

田炜丽说,只要小区内有人来参观,她都会热心地当讲解员。许多孩子不止一次来看,了解革命故事。

田炜丽说:“我希望通过红色收藏来讲述革命故事,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

“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内涵。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办一次个人红色文化收藏展,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重温红色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激励更多的人热爱我们的党和祖国,为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田炜丽充满希冀地说,“我会努力准备,希望我这个愿望能早日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