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玉枝
作家周瑄璞,心离读者近,作品离生活近。她的中短篇小说集《隐藏的力量》收录15篇小说,女性色彩鲜明,彰显了女性精神和女性成长。
首篇就是短篇小说《隐藏的力量》,构思新颖,以GPS心灵定位系统作为叙事视角。开头是这样写的:“你好,欢迎使用GPS心灵定位系统。这里是北京朝阳区小街24号。由于千万分之一的偶然,本系统锁定一个亮着灯的窗口。”由此引出一段情感故事。女主人公穿越重重迷雾,痛下决心跟自己做一场断舍离。当年她无意充当了第三者,被欺骗、被抛弃,青春蒙上了耻辱。她因为耻辱的力量而拼命延长青春的绽放期。韶华流逝,不再年轻的她幡然醒悟,勇敢直视自己的软弱,身心都拔出泥淖,斩断过去。结尾呼应开篇——她做了一个梦,她投入科学家的怀抱,把她灼热的顽强闪烁的信号交付给科学家。科学家把她收进GPS扫描仪,带她走了。
周瑄璞剥丝抽茧,书写女性欲望,从不同女性的生理和心理描述,反映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心灵的绽放。在《衰红》里,周瑄璞把一个女人要爱情还是要利益、要虚荣还是要实惠、要男人的地位和权力还是要女人的尊严、要知冷知热的爱人还是要露水情人描写得入木三分。于津津,长相出众,美让她安身立命,也让她吃尽苦头。行至中年,她顾影自怜,回头望,落花纷纷,一地衰红;向前看,烟雨迷蒙,几度苍茫,走过的每一步都有代价。
在周瑄璞的文学叙事里,女性承担着更多的生活重负。再卑微的生命都有梦想,梦想作为人生的原动力,能把人的潜能逼出来,挣脱困境,走出低谷,迈向光明。《星期天的下午餐》让人共鸣共情,温情和信任充盈其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物质匮乏,城里人凭票买粮买肉。万素花和5个孩子是农村户口,跟着丈夫住在城里,一家人吃饭是个大问题。机缘巧合,万素花和程阿姨约定:每周日下午四点,别人家都不用公共厨房时,程阿姨做一顿饭,万素花带着孩子去吃下午饭。下午饭吃了两年,直到程阿姨随军调往外地。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星期天的下午餐饱满充实且意义非凡:一是物质方面的,程阿姨家的饭菜喂饱了他们饥肠辘辘的肚子。二是精神层面的,程阿姨的涵养、万素花和孩子们的尊严,维系在双方都能接受的水准,给予者非恩赐施舍,接受者不卑躬屈膝。自尊与自卑、接济与被接济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无字契约,是母亲们对下一代的关爱和承诺。孩子们平时散漫,去程阿姨家好像换了样儿,穿戴干净,安静吃饭。30多年之后,人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万素花带着孩子们突然出现在程阿姨家门口,一个女孩子隔着猫眼喊:“程阿姨,我们是来吃饭的!”时钟正指向下午4点。孩子们大了,母亲们老了,时钟“嘀嘀嗒嗒”走过的那些年,温暖了贫瘠的时光。
周瑄璞真诚关爱作品中的女性,爱怜之情呼之欲出。《苔列娜纸牌》里面的母女、《雇佣》里面的姐妹、《妇科病房》里的孔小绿和同屋病号、《抵达》里的文艺女中年,都似曾相识。《骊歌》里面的田金枝有些忧伤、有些悲壮,一个中年女人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再也输不起。青春远行,身体一天天衰老,每一天即是新的开始也是旧的结束。田金枝与生理期告别、与期待告别、与欲望告别,那些丢失在路上的爱、那些遗失在岁月里的东西,是否还在某地等待?被打碎的生活篇章能否被修复?田金枝的心灵絮语撞击在生活的岩石上,翻腾起浪花,每一朵都在歌唱,当下最痛,当下亦最美。
周瑄璞对女性精神世界精雕细琢,透视现代都市女性的情感、婚姻、焦虑、情欲、期望,用缜密的文字展现多变、多样的人性内核。女性人物大都具有不同方面和层次的成长性,有提升自我的内在愿望与心灵觉醒,经历了不完美的人生,思想淘洗得更纯粹。这正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