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

青年要在“四史”中 汲取奋进力量


■王国平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中强调,要突出青少年群体,把握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和习惯,组织好青少年学习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当前全党全国学“四史”的背景下,广大青年朋友绝不能缺位,并且应当自觉成为中坚力量,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青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闪光。

在学“四史”中选择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路就在脚下》的文章中指出:“人生道路千万条,各行各业都能成才。只要矢志追求、努力拼搏,照样可以实现人生抱负和目标。”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无数仁人志士都在为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苦苦求索,种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而李大钊先生坚定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以先辈为榜样,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学“四史”中坚定理想信念。“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脊梁,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从“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焦裕禄,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从“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到“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黄大年,无数时代青年的奋斗故事无不让我们动容。当代青年肩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就是要树牢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做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奋斗者和接班人。

在学“四史”中增强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今的中国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乡村振兴更需要广大青年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力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晚年时仍坚持每天下田,去数清试验田里的穗数,抽查一根穗上有多少粒谷子,因为“不下田心里不踏实”。当代青年就是要学习袁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干精神,在学“四史”中切实增强实践能力,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检验学习成效。

青年逢盛世,使命勇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广大中国当代青年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学习“四史”与选择正确道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留下坚实足迹,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