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建德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砥砺奋进,百年春华秋实。中国共产党经历的一百年历程,就是一部浩瀚而伟大的奋斗史,读之、品之、悟之,最能启迪智慧、滋养心神、激励斗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应该深学细悟党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做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一心向党 永葆政治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格。它不仅是党章明确规定的义务,是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更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保证。在革命战争年代,夏明翰、赵一曼、方志敏、杨靖宇等革命先烈矢志不渝奋斗,不惧死亡、宁折不弯,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对党忠诚不仅需要平凡岗位的追求,还要有坚定的信仰和一往无前的信心。百年党史,百年辉煌。学史崇德,就是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感悟并崇尚一代代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大德,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对党忠诚,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对于学校发展来说,“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不折不扣执行上级文件,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一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干工作,才能促进学校发展。这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的表现。对于全体教师来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出色完成党交给的教育教学任务,才能担得起“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作为学校的“一把手”,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始终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扎根于思想深处、落实到具体行动,一心向党,无怨无悔,明确奋斗目标,努力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永葆政治忠诚。将“四史”学习作为广大教师思想政治必修课,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强化“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勇担使命 赓续精神血脉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和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弘扬伟大精神,延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书写奋斗华章。赓续精神血脉,不仅要读懂红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还要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之姿,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扎根,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件事情办成、办好,才能创造新的历史奇迹,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时代答卷。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以党史来涵养师生素养,在平凡的岗位上抓牢立德树人的使命之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深厚的家国情怀感召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做言传身教的信仰传递者和身体力行的品德塑造者。
不忘初心 凝聚奋斗力量
学习党史就是要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力行。毋庸置疑,学党史的根本落脚点就是要解难题、做实事。作为学校“一把手”,要带领全校教职工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联系实际,提振发展信心,抓实工作举措。多策并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力打造“二三三”人才培养品牌;奋勇争先,扎实推进“对分课堂”教学改革;“五育”并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史更是我们思想的“清醒剂”、学习的“加油站”。我们应该用“心”感悟党史、用“行”传承奋进,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守立德树人初心、担教书育人使命,深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融合提升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为强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赋实干之能、立育人之本!
作者系漯河实验高中党委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