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

舍命担责扬正气
——观豫剧《血溅乌纱》

《血溅乌纱》剧照。王鹏亮 摄

■张盼盼

自古以来戏曲舞台上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官员很多,然舍命担责、以身殉法的人物并不多见。近日观看了市豫剧团排演的豫剧《血溅乌纱》,剧中主人公严天民算是一位。该剧是知名编剧宋崇舜于20世纪80年代为豫剧创作的新编戏,视角独特,高潮迭起,矛盾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情节一环紧扣一环。豫剧名家唐喜成、刘忠河曾先后对剧本进行了不同风格的精彩演绎,使得《血溅乌纱》成为百看不厌的著名剧目。漯河豫剧团演出版本即为唐喜成的经典版。

公案戏是戏曲题材的一个重要类别。小小公堂,将万千世界、芸芸众生包罗其内,从中可以窥见家国历史、社会政治、民俗习惯、百姓生活等。《血溅乌纱》是经典公案戏,拥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该剧讲述了知县内弟贾督头图财害命,杀害珠宝商人苏玉珠后嫁祸店主刘松。素有青天之称的严天民出任河阳知府,在审理苏玉珠惨遭劫财丧命一案时,被知县赖水镜作假蒙蔽。赖水镜是严天民夫人程氏的表弟,程氏收表弟玉镯,后又帮其更改案卷,导致严天民错杀店主刘松。游玩之时程氏仆女苏兰君发现程氏所佩戴玉镯为苏家之宝后,严天民疑窦丛生,开始重审案卷,发现因自己失误错斩刘松,铸成冤案。最后赖、贾二犯被绳之以法,严天民将夫人披枷带锁押入南监后,在李离庙前自刎,血溅乌纱,以死谢罪,“晓谕天下之为官者以我为戒,洒热血换人间永无冤情”。《血溅乌纱》主题鲜明,故事曲折,扣人心弦,热情讴歌了严天民不徇私情、秉公执法的清廉品质,警醒广大执法者办事须认真谨慎,筑牢家庭“防腐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血溅乌纱》若论唱腔则以“风萧萧马声嘶鸣古道上”和“见姑娘气绝血泪淌”这两段流传最广,若论艺术表达则以“夜审”一折最为精彩。

“夜审”一折中,面对刘松可能是被错杀的种种迹象,面对夫人“自古刑狱多冤案,何必追根去溯源”的劝告,严天民明白一旦推翻原判,则会千人骂万人怨,一世清白扫地。“青天不能用人头换,我怎能错杀人命等闲看?”严天民权衡利弊后还是遵从内心的选择,查清疑点、扒棺验尸、重审案卷。在事实和证物面前,杀人凶手贾督头认罪伏法,但其背后包庇者赖水镜却意欲牵扯严天民,好为有郎舅之亲的贾督头脱罪。赖知县一步步采取攻心之策,向严天民展开攻势。严天民听罢怒火万丈,说出了“宁做清官刀下死,不当赃官上青云。掌刑狱执国法秉公而论,不杀贪官贼对不起喊冤的人”。随即严天民审问夫人,真相大白,请书童绑了自己,带夫人、赖知县和罪犯贾督头一起到刑部尚书驻足处李离庙请罪。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李离庙的两次出现。第一次是上任。严天民在李离庙前打坐时的唱词“春秋时在晋国他把刑律执掌,严执法严律己万民敬仰。有一回他错断公案自缚请罪把殿上,金殿上他做出了惊天动地事一桩”,既讲清了李离的故事,同时也预示了自己的结局。第二次是在李离庙前血溅乌纱。严天民岳父作为刑部尚书,掌管国法。严天民作为河阳知府,因未加细察,导致判断失误,冤杀无辜。单从这一点来说,在那个“刑不上大夫”的时代,并不足以处死刑,但严天民自愿担责,选择了以命抵错。“官宦家犯国法要严上加严,触刑律死人命定要重判。”严天民面对死者亲人的宽恕、众人的恳求和刑部尚书的赦免并没有改变志向,毅然选择拔剑自刎,既维护了法律尊严,履行了古代“失刑则刑,失死则死”的法律规定,又不违背自己的良知,虽看似迂腐,且有些矫枉过正,但其舍命担责的行为可敬可佩。

严天民的故事虽然壮烈,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倘若严天民能做到严谨细致、明察秋毫,严夫人能摒弃人情往来,不收受表弟的贿赂,不为其开绿灯更改案卷,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血溅乌纱、以死明志了。北宋名相韩琦言“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查清真相本就是严天民作为河阳知府的职责,严天民因为对案情失察而失职,因家属的受贿而误判,那么就要承担这种失职行为的后果。不论职责大小、责任轻重,干工作都要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恪守职业道德,秉公用权,坚持按制度办事。一旦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决不能推卸责任,而是要心存敬畏,勇于担责,这不仅是做人的本分,更是对规章、律法的守护。《血溅乌纱》中严天民舍名、舍命担责的故事虽然感人,但留给我们更多的则是深思和警醒。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