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一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共同编织成一张个人信息保护网。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通过学习,了解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自身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所享有的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及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采取的方式等,进一步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用法律武器指导消费实践。
2.要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习惯。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要仔细阅读隐私协议等涉及个人信息的条款,明确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范围、目的和依据等,考量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理由的充分性和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的必要性,建议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向经营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者进行授权。
3.要对自己授权或者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持续跟踪。消费者接受个人信息条款或者向经营者提供个人信息后,还应随时关注经营者个人信息条款是否进行修改、经营者是否有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经营者是否存在非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等。当消费者不同意经营者继续处理其个人信息时,要积极行使“撤回同意”权利,要求经营者停止处理或及时删除其个人信息。
4.要注意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消费者要保护好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防止因随意丢弃、使用不当等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如快递单据和带有个人信息的资料,使用后应及时销毁,或是涂抹掉关键信息后再丢弃;在向他人提供身份证等重要证件的复印件时,最好标注复印件的用途;一些带有个人敏感信息的电子数据,如证件照片等,建议用完即删或者采用加密方式存储。
5.要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消费者应积极行使对经营者进行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监督权。当自身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现经营者存在违法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的,要主动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并提供案件线索和相关凭证,维护自身及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