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严寒、低气压、温差大等因素会使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加大心脏负荷,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平常规律的血压可能会出现波动,极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冠心病患者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会更加狭窄,甚至导致血管堵塞,而心肌的急性缺血或坏死会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同时,气温骤降时,心肌的耗氧量会增加,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冠心病就发生了。
冬季天气寒冷,人们更喜欢在温暖的室内活动,运动量会相对减少,导致体重增加甚至肥胖,进而引起血脂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血液中氧含量减少,引起心肌缺氧,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另外,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的生活不规律也会诱发心脑血管病。
遇到降温时,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及时增添衣物,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早晨是肾上腺素高分泌时段,可适当晚起,等气温稍暖时再起床;保暖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防缺氧,现在家庭供氧已不是难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量吸氧;洗澡时要避免闷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且有人陪护。
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在冬季,心脑血管病患者运动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方式,早上不能过早出门运动,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方式,心脑血管病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不要空腹运动,饭后两小时再运动;天气不好时,建议多在室内活动。
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忌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不宜吃得过饱,要戒烟戒酒。
心脑血管病患者要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紧张、激动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同时,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和长途旅行,以免过度疲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感冒是许多心脑血管病突发的主要原因,心脑血管病患者患上感冒要及时治疗。
在冬季,心脑血管病患者除了要坚持原有的药物治疗外,更要定期复诊、查体,注意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变化,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健康状况做出药物调整,做到防患于未然。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必要时可事先服用,防止冠状动脉痉挛。市健康教育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