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

古代御寒“神器”


手炉(资料图片)。

清朝银寿字火锅。

壹 古代的“空调房”——椒房

秦汉时,出现了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这是皇帝和大臣们议事和接待来宾的地方。

据《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墙壁“以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墙上挂锦绣壁毯,设火齐屏风,用大雁羽毛做幔帐,地上铺西域毛毯。在这样“内外兼修”的房间里,冬天的体感温度自然不会太低。后来,未央宫的椒房殿专门为皇后居住,所以,“椒房”几乎成了皇后的代称。

以花椒泥为房子做保温层的方法,后人多有效仿,从《世说新语》西晋富豪石崇“以椒为泥涂室”到宋代王珪《宫词》中“香壁红泥透蜀椒”,椒房备受富贵之人青睐。

贰 古代的“暖宝宝”——各种炉

还记得古装剧里经常出现的手炉吗?手炉也叫“捧炉”“袖炉”,类似于现在的暖宝宝。不过大部分手炉有提梁(提柄)。古人宽袍大袖,可将手炉放在袖里暖手,随身携带。据说它自唐朝始创,到明朝中后期,制作工艺愈加炉火纯青。《红楼梦》中,贾宝玉上学堂就携带手炉;黛玉出门,也有丫鬟体贴地送手炉。

手上有手炉,脚下当然也有足炉。足炉的称呼有很多,例如:脚婆、暖足瓶、汤媪、汤婆子等。它是一种铜或锡制成的扁瓶,里面灌上热水,可放在被子内暖脚,与现代的热水袋类似。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取暖设备叫熏炉。它是一种外带罩子的炭火盆,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盆,上部为刻有精美图案的镂空护罩。熏炉外的笼罩叫熏笼,熏笼制作精美,有青铜鎏金的,有掐丝珐琅的。有些大的熏笼重达数百斤,一米多高。如今故宫博物院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处都陈列有熏笼。

叁 火锅——温暖从胃开始

火锅是清朝著名的宫廷大菜,分为两种。

第一种:组合式火锅。由锅、炉支架、炉圈、炉盘、酒精碗五部分组成,可同时煮烧食物,也可单独用锅温热食品。

第二种:锅中带炉式火锅。炉内烧炭火,把水烧开以涮煮食物,和我们今天的火锅差不多。据《南国都市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