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区实验小学三(9)班
刘凌昊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语文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任务:相互查找小作文本上的错别字。随后老师就把同学的作文本随机发到我们的手里。
我高兴地拿起了同学的小作文本,瞪大眼睛仔细地寻找起错别字来。一页,两页,三页……“怎么还没发现错别字啊?”我不耐烦地自言自语。同桌轻声安慰我说:“刘凌昊,别急。错别字乔装打扮、改头换面,有时隐藏得很深,不是那么轻易被找到的。不过,逮着它了,心情就大不一样了。”话音未落,他便把一名同学的作文本递给我看:“这篇作文里,‘爪子’被写成‘抓子’了。”我看过后也开始认真查找起来。“看,我也找到了。这篇作文里,‘遂心’被写成‘逐心’了。”我边找边想:我们为什么会把字写错呢?我把这个疑问向小组同学提出来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同桌说:“我认为是我们在使用汉字的时候太随意,明知道这样写不对,但随便就写上了。”我说:“读音相同或者字形相近的字最容易混淆,造成错误。”……大家讨论着写错别字的原因。
通过这次查找错别字的活动,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写准每一个汉字,让错别字没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