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2月8日 星期

陪读记


■盈盈一笑

我比较注重孩子的阅读。从孩子一岁多起,我就每天陪他读书。

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我坚持陪孩子每天读《上下五千年》中的一到三个历史故事。有时候下班晚或是晚上有夜班,孩子困得不行,我也困得眼睛都不想睁开,孩子爸也说不读了,关灯睡觉。但我说不行,再晚都得坚持!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坚持。《上下五千年》这套书总共四本,在孩子小学一年级结束的时候,我们终于读完了。这套书,是我坚持每天完成学校规定的读书科目之外另给孩子加的。因为我发现孩子对一些事情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所以才制订了这样一个读书计划。

读书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加强学习的过程。每当遇到自己不太了解的历史知识时,我就会后悔上学时没有把历史弄通。陪孩子读书的同时,我也从头学了一遍历史。

有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可以在历史典故中让孩子记住。记得读完《四面楚歌》和《大风歌》后,我和孩子谈起项羽其人。我说他有重情的一面,但性情残暴,动不动就屠城,在历史上至少制造了六次屠城事件。其中第一次屠城,屠的就是离我们漯河很近的襄城。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我们平时评价一个人要多看优点,不要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去比较。

陪孩子读书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有效途径。平时因为工作比较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我利用一切时间引导孩子学习:骑单车的时候我会和他玩组词造句的游戏,步行的时候我们会认真研究路边见到的字并举一反三,一起读书的时候我让他给我念标题或随机抽一些生僻字让他念……我们最爱玩的就是“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游戏。有一天放学,他兴奋地告诉我,课堂上他们学了“被字句”和“把字句”转化,他觉得特别容易。就这样,我们边玩边学,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建立了很好的亲子关系。

陪孩子读书让我和孩子学会了谦虚。记得我们一起读张大春的《识得几个字》这本书时,我们共同得出一个结论:其实张大春富有学识,但他总很谦虚地告诉别人自己并不认得几个字。平时,身边的朋友总夸孩子读书多、识字量大、懂的道理多。这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傲气,让他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通过读这本书,他懂得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也就不再那么傲气。有一段时间,他只挑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有一次,我要求他必须读《企鹅寄冰》这本书。阅读过程中他不止一次地问我:“妈妈,为什么有些书看起来不好看,但是真正读后却觉得特别有意思呢?”我告诉他:“书里面蕴含了很多知识,可以让你足不出户走遍天下。不管隔多少年,文字依然魅力无穷。”这样做,让他学会了更加敬畏文字。

读书让孩子学会了举一反三。孩子读的书比较杂,文学、历史、科学、人文、漫画等都有涉猎。他经常会在读书时突然问这个字是不是这样念,那个字为什么有不同的读音。举一反三中,他知道了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多音字。其实这都得益于我的“故意”。记得那次陪孩子复习语文课本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故事时,我故意问他知道历史上多少位名医。他摇摇头说不记得了。其实我们一起读《上下五千年》的时候,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与医学相关的人物故事我都给他讲过。我给他讲了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蔡桓公是如何讳疾忌医的,讲了华佗为曹操治头痛病而被曹操杀死的故事、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讲了张仲景是如何为百姓治病并发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我的提问,让他知道了历史知识可以融会贯通。

读书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挫折。进入小学二年级后,孩子看了好多本郑渊洁的书。我就给他讲了郑渊洁的人生故事,讲郑渊洁虽然只上到小学四年级,但他努力、自律、自强,笔耕不辍,终于成为一代童话大王,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种精神。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当然也是一种磨难,就看怎么去看待。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