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

崇岗饮社留佳话


闫长林介绍商高宗庙所在地的情况。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姚晓晓

崇岗饮社作为郾城八景之一,曾经的美好故事流传至今。近日,记者来到崇岗饮社所在地——今郾城区裴城镇宋岗村探访。

提及崇岗饮社,宋岗村的人都非常自豪,几位村民你一句我一句地向记者介绍着。相传,商朝中叶,河南中部发生了一场蝗灾,严重威胁着百姓的生存。当时的国君商高宗武丁是一位勤政爱民的贤德君主,率文武百官、士兵、百姓扑打蝗虫,保住了庄稼,避免了一场饥荒。百姓深受感动,在崇岗(今宋岗村)北门外修建了一座商高宗庙。因修建庙宇挖走了大量土方,在商高宗庙周围形成许多大坑。其中,庙西五六百米远有一个大坑变成形似脸盆的湖泊,被称为“盆湖”。

古时,湖岸杨柳环绕,湖边芦苇丛生,湖中水草片片、鱼虾肥美、莲花摇曳。农闲时,许多农夫在湖里驾小舟、荡木筏,撒网捕鱼。他们哼着小曲,喊着号子,唱渔歌互答,充满田园情趣。据传,这种怡然自得的乐趣被天上的仙子发现了,每到夜深人静时,天宫里那些仙子下凡到盆湖游玩。神仙乘坐画舫,摆下酒宴,上对一轮明月,下是一湖清水,调好琴瑟,倾满玉液,一边弹唱,一边饮酒。杯盘撞击之声不断,丝竹歌吟之音不绝。美妙的仙境偶然被夜行人发现,便广为传诵,“崇岗饮社”也因此得名。

今年90岁的村民宋明全热爱家乡文化,一生致力于整理研究村庄文化。“我小时候,商高宗庙还很气派,香火不断,正殿的北山墙上有画着‘崇岗饮社’情景的壁画。”宋明全告诉记者,那些壁画更丰富了“崇岗饮社”的传说。

在宋岗村,“崇岗饮社”也被称为“崇岗吟社”。前者是传说,后者却有史实可考。宋岗村党支部书记闫长林告诉记者,据商高宗庙庙碑记载,商高宗庙始建于西汉武帝元光二年,重修于明代万历年间,最后一次重修在清朝康熙年间。在商高宗庙,历代人刻有不少石碑赞美、歌颂武丁,逐渐形成了一座有规模的碑林。兴盛时期,庙内有青石碑近百块,高的丈余,矮的七八尺,高碑以石龟驮之,低碑用石座固定。

“传说拿馒头在石碑上磨蹭,小孩吃了馒头可免灾。所以,每当三月三、六月六庙会时,或春节、元宵节期间,赶庙会的人们便带着小孩到庙中磨蹭馒头,久而久之,殿内石碑被磨得油光发亮。”宋明全告诉记者,再加上盆湖的美景,经常有富豪乡绅,文人雅士来此踏青游玩,观赏庙里的风景,结社吟诗,就有了“吟社”之名。

采访当天,在几名热心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昔日商高宗庙和盆湖所在地。如今,庙宇和湖泊已经不存在,但从《朴实宋岗人》这首村歌里,依然可见昔日盛景。

“微风起盆湖鳞波万道,湖岸边悠悠摆动着绵绵柳枝条,浅滩上一片芦苇,一片片青纱罩,湖中并蒂荷花随风轻摇……高岗上百花争艳蝴蝶留恋,神仙夜饮宋岗成美誉。夜饮被认定为郾城八大景,吟社编入古县志……把传奇变成现实,立足本地谋发展,万亩粮食夺丰收,实现经济连翻番……”闫长林写的这首村歌《朴实宋岗人》在宋岗村被广泛传唱。《朴实宋岗人》不仅道出了古宋岗的美丽传说,还唱出了如今宋岗村人的幸福生活。每到村里有大型活动的时候,村民就会合唱这首歌。

“我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讲关于商高宗庙和盆湖的故事。很多老人说,夜深人静时站在庙台上,能听到盆湖那边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声音。”闫长林说,这些虽然只是传说,但不管是“崇岗饮社”还是“崇岗吟社”,其背后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