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在工作中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彩霞
“每天早上第一辆开进医院的车,不用看,一定是张莉院长的。”漯河万安康复医院保安王勇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天不亮,张莉院长就会来到医院,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视老人如亲人
作为漯河万安康复医院业务院长,张莉主要负责各项业务的安排与处理。
每天早上5点,张莉准时起床,洗漱、吃饭后开车来到医院。梳理好待办的工作,她便到老年公寓内各个楼层与老人们见面。早上6点半是老人们的早饭时间,张莉每天提前到食堂察看饭菜,并帮忙为各楼层的餐车打饭送餐。为了满足老人日常营养和口感需求,张莉定期与营养师交流,不断调整食谱。
“张叔和家属通电话后又发脾气不吃饭了。院长您来一趟吧。”接到护理员的电话后,张莉加快脚步前往老人的房间。老人看到张莉进屋后,面色有些缓和,但还是不愿意吃饭。张莉蹲在老人的轮椅跟前,轻声细语地安抚老人的情绪,直到老人的脸上露出笑容,愿意吃饭。
早饭后,各科室开始每日例会。张莉走进科室进行业务交流,通过教学查房“现场教”和每周至少一次的业务讲座“集中学”,讲解照顾老人的正确方式、强调服务理念。例会结束后,张莉随各部门负责人前往住院房间查房,与老人聊家常,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她就在办公室翻看最新的养老政策与相关知识。对于每天早出晚归、忙碌充实的工作,张莉笑着说非常享受现在的工作状态,因为创办一所养老院是她多年的梦想。张莉曾是我市一家民营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当时她看到很多需要照顾的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生病后生活非常不方便,就萌生了创办养老院的想法。
2016年,张莉应王卫峰院长的邀请,来到漯河万安康复医院、万安老年公寓担任业务院长。在详细了解医院和老年公寓的运行状况、科室构成及业务发展情况后,张莉充满了信心。她从最基本的护理做起,认真研究老人心理学,经常了解老人的需求,并根据不同的老人制订不同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她常到老人房间,与老人们拉家常,询问他们对医院日常护理的感受,根据老人们的建议及时改进服务。面对一些脾气倔、依赖性较强的老人,张莉每到吃饭时间就到老人房间,哄老人吃饭,变着法逗老人开心。
“视老人如亲人,做老人的好儿女。”这是张莉一直秉持的工作态度,她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位老人,让他们在公寓里生活得开心快乐,赢得了入住老人及其家属的认可。
打造专业服务团队
想要做好医养结合服务,需要组建医疗、养老两支专业人才队伍。张莉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人才队伍管理、培训方案。在招聘护理人员时,她总是亲自面试。与技术服务相比,她更关心员工的品德培养。“只有真正重视员工,才能让他们在医院获得存在感,才能更好地为老人服务。”这是张莉常说的一句话。她把职工的大小事儿都放在心上。得知职工生活遇到困难,她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职工排忧解难;职工家属生病住院,张莉与院领导一同去探望;职工父母过生日,张莉代表领导班子送去生日蛋糕和免费体检卡。
此外,张莉依托医院的“孝慈仁善”文化,不断提升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在她的带领下,医院职工定期开展义诊、健康宣传、义务献血、看望“五保老人”等活动;院内设立爱心门诊,设置老年人、残疾人绿色通道,满足特殊人群的就诊需求。形式多样的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使职工深受感动,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把自己当作医院的主人翁,逐渐建成了一支有爱心、有凝聚力的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院职工团结一心,主动参与值班,守护公寓内老人的健康安全。
“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全社会的共同期望。我们想要为老人提供更专业的养老护理服务,需要努力改进的方面还有跟多。”张莉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养老护理工作能够被更多人接受和尊重,整个行业将发展得更加成熟。在全社会的共同关爱和努力下,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一定会过得更开心、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