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在牛羊肉、牛奶及其制品中存在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而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来源是经过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即人造奶油。此外,起酥油、植脂末、奶精、人造脂肪、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等,都含有反式脂肪的配料。由于能让食物的保质期更长,反式脂肪在一些零食以及烘焙、煎炸食品中很常见。
反式脂肪对人体主要有两方面危害:一是容易导致肥胖。反式脂肪不容易被人体吸收,会在人体内聚积从而导致体重增加。二是会降低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反式脂肪会导致这种胆固醇的含量减少,从而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导致血栓的形成,使动脉硬化,进而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
部分研究还表明,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可能。医学研究发现,反式脂肪不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对精神健康也有影响。摄入反式脂肪较多的人会出现“情绪意识困难”,也就是情绪的“清晰度”水平较低。相反,反式脂肪摄入量较少的人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么如何避免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呢?
仔细阅读食品营养标签,避免食用含有反式脂肪或部分氢化油脂的食品。氢化油脂在标签配料表中常见的表述包括以下几种: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氢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等。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时,若配料表中包括上述成分,要多留意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可以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较低的食品。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同样,标准中还规定,如果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就可以标示为“0”。
鉴于(精炼)植物油是中国人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最主要来源,每日植物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30克,并避免使用反复加热的油来烹饪或油炸食物。
烹饪时如需使用油脂,选择单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和多不饱和脂肪(如大豆、玉米和葵花籽油);膳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全谷类、低脂肪蛋白质食品和乳制品。
含氢化植物油的加工食品,如威化饼干、奶油面包、夹心饼干等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不宜过多食用。(了解更多疾病预防知识,请关注“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