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熊勇力
“我局始终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围绕群众所想、企业所需、基层所望,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惠企政策的宣传员、企业项目的代办员、困难问题的协调员,确保各项交办任务件件都落地、事事见成效。”日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围绕解决办证难、办证慢问题,构建了不动产登记“六办”模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便民利民改革,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了“主导办、网上办、安全办、协同办、马上办、全域办”的“六办”模式,完成了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全国试点、省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和“全省通办”试点、营业执照不动产应用试点工作,在提升政府效能、方便企业群众、提高服务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市已成为全省范围内最早实现“一城通办”城市,不动产信息共享工作在全国十个试点中名列前茅并在全国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树起我省不动产登记工作新标杆。
围绕问题楼盘化解,该局牵头制订并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漯河市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措施》,简化土地供应程序、创新规划现状认定、质量检测报告代替竣工验收、细化“证缴分离”责任主体、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等,有序推动问题楼盘化解。截至目前,已化解19个项目,共计4700余户群众可以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
围绕提高登记效率,推行不动产“无纸化”抵押。我市作为不动产登记改革的先行地区,持续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创新机制,着力推进1个环节办证、3小时出证、降低登记成本、“最多跑一次”、“一趟也不跑”的便民改革。在2020年4月完成抵押不见面审批登记工作后,2021年12月6日,“无纸化”抵押工作正式上线。
围绕“万人助万企”活动,出台了“万人助万企”十二项措施。先后出台了《服务“万人助万企”十二项措施》《关于印发漯河市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为解决企业存在问题提供政策路径。15名县级干部(首席服务官)全部上阵,主动进工地、进工厂,送政策、送温暖。组织开展政策宣讲8次,有效促进各项政策更好更快地惠及相关企业。截至目前,共收到交办问题83件,已全部办结,企业满意率达99%。
围绕便民利企,率先推广了规划审批电子证照。对我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依托我市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制作“一书两证”及规划核实电子证照,加盖电子签章后送达申请人,不再发放纸质证书,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截至目前,已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意见确认书等230余本。
围绕“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出了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实行“标准化+施工图纸、标准地+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区域评估”,实现在线审批、并联审批、多图联审、联合竣工验收,确保缩短审批时间,逐步实现“拿地即开工”。
赵鹏说:“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加强统筹协调,深化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件事’改革,常态化开展企业帮扶,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漯河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