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濛濛(右一)检查商户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文/图 本报记者 孙 震
“这是2月4日的记录,有一名居民从外地回来,有核酸检测报告。”2月6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源汇区顺河街街道戏楼后街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居委主任张濛濛拿着日记本对记者说。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这个日记本便没有离开过她。
随着疫情防控升级,戏楼后街社区党总支也和大多数基层党组织一样,在辖区各小区设立疫情防控卡点,对进出小区居民测量体温、查验“两码”等。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张濛濛的日记本里记录了每天的工作情况、每天返乡人员的信息和身体状况等内容。
“返乡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返回时间、核酸检测时间、核酸检测结果,以及身体状况等,每一项都要记在日记本上。”张濛濛说,根据日记本上的记录,她每天都会对返乡人员进行走访或电话回访。“现在社区居民的疫情防控意识很强,都能积极配合工作,做到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回乡及时报备等。”她说。
2月6日当天,在社居委值班的张濛濛和工作人员刘静来到源汇区审计局分包的五一路北段水利厅家属院疫情防控卡点,检查登记表,详细询问值班人员相关情况。
2020年12月,张濛濛到戏楼后街社居委工作以来,就开始写工作日记。在戏楼后街社居委办公室,记者看到了张濛濛2021年写的日记,记录了她和戏楼后街社居委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张濛濛说:“我很重视写日记。有些情况如果事后忘了,可以翻开日记本看看。写日记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