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2月18日 星期

为母亲编织爱的纪念册
——读刘庆邦《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

■池玉枝

2000年春天,母亲重病住院,刘庆邦作为长子,放下工作,离开北京的小家回到开封,陪母亲做手术、化疗,日夜守护在母亲身边。从母亲生病那天起,他开始记日记,记录母亲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分两部分,上部分《笔记从此变成了日记》写母亲患病住院治疗的日子,下部分《我成了没娘的孩子》写母亲病重辞世的最后日子。

以低姿态仰视母亲,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刘庆邦是著名作家,母亲是农村妇女。他在陪护母亲时从不厌烦、不发脾气,说话和做事都哄母亲高兴。他把自己跟母亲放平了,甚至以低姿态仰视母亲。母亲说啥他都听进心里、从不打断。2003年1月16日,他写道:“母亲一跟我说话,我就停止看书,听母亲说话。听母亲说话比看书重要。母亲的话里不仅有书里没有的东西,还在于我得让母亲知道我在倾听她的话,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人到了一定岁数,生命开始走下坡路,回报母亲的生养之恩体现在小事当中——下厨熬粥做饭、喂水喂药、擦洗身体、听母亲说话、陪母亲晒太阳,不一而足。母亲做手术之后不到三年癌细胞扩散,夜里不肯躺下睡觉,害怕睡过去——她舍不得儿女们。刘庆邦连夜乘火车往开封赶,回到母亲身边。母亲信任他、依赖他,不再担心和害怕,安心睡觉,重新燃起对生命的希望。

时间赋予日记意义。日记天天记,都有意义吗?刘庆邦的日记,一是记录母亲的病情变化,他在伺候母亲中的琐事。二是一大家人和朋友前往医院探望的记录。三是母亲和姐妹闲聊时说到的家事、往事和故事。四是他在陪护期间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记录的东西多呈碎片化,今天说到这儿,明天说到那儿,张家长李家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好事善事、丑事坏事都有。2000年5月18日他写了一段:“翻阅日记,觉得片片断断、零零碎碎,也许没什么意义。又一想,当时无意义,或许日后有意义,好多意义都是时间赋予的,还是坚持记吧。”他记录了100多天的陪护日记,落笔于2003年3月5日:“大雪。无风。今日凌晨零点二十分,我们的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母亲的名字叫张明兰。” 34个字,再无其他,却让人百感交集。雪花纷纷扬扬,飞舞在天地间,染白了绵绵哀思。母亲的讲述将底层农民的纯朴、善良和艰辛等多方面呈现出来,那些语言碎片串联起农村的真实历史,反映出豫东老家的原生状态和面貌,家乡的变化又使得新故事层出不穷、有血有肉。

这本书附录了短篇小说《后事》,写的是“我”在母亲得癌症去世之后给母亲办理后事的故事。故事梗概和很多细节都能够在前面的日记中找到踪影,有的人物和情节直接取材于日记。为母亲花钱出力办后事是孝敬母亲、送别母亲的最后一次机会,“我”遵从乡俗,悲痛地办完了母亲的后事。日记和小说前后呼应,母亲超出了个体的意义——这不仅是她自己,还是一本记载着乡村历史的日记。日记之所以有意义、有温度,是时间赋予的,更是亲情赋予的。

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和被爱而存在,为了让人们懂得爱、珍重爱而绵延。2000年4月14日,日记里有一句话“母亲知道我业余时间爱写点儿小说,精神稍有好转就给我讲过去的事。”基于写作的习惯,他记录下了在陪护母亲期间的点点滴滴,积累写作素材:这个以后可能会写成小说,那个以后写东西时可能会用到。他一个人写作,一家人都给他提供素材。现在回看书名“我就是我母亲”也许有人会问:他是他,母亲是母亲,他怎么会是母亲?其实他是在自己写,也是在替母亲写,把母亲生活的那个年代写出来。他把母亲写进日记,把儿子对母亲的深爱写进日记,用文字和心血为母亲编织了爱的纪念册。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