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2021年我市食管癌报告发病率为15.96/10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报告死亡率13.76/10万,位居恶性肿瘤第三位。
什么是食管癌
食管是连接胃与咽的管道,里面覆盖着一层脆弱的黏膜,当黏膜的上皮组织发生癌变时,就会发生食管癌。目前食管癌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它的发生与生活、饮食习惯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食管“杀手”主要有哪些
1.吃得太烫。饮食过热造成的慢性灼伤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经常喝温度超过65℃的饮料可能增加人体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也将高于65℃的热饮列为2A级致癌物(很可能致癌)。
2.吃得太辣。适当吃辣有助于增加食欲、保护胃黏膜,但如果吃得太辣,则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出现黏膜炎症。长此以往,可能导致食管癌变。
3.吃得太快、太硬。食物没有经过细细咀嚼就硬吞,很容易划伤食管黏膜,尤其是吃坚果、风干牛肉等坚硬食物。长期如此,也会增加食管癌变风险。
4.抽烟喝酒。吸烟过程中产生的尼古丁、烟焦油等致癌物,有可能随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被吸收后,作用于食管黏膜,引起癌变。酒精一方面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使致癌物进入食管;另一方面可致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引起胃食管反流,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5.吃完就躺。吃完食物就躺下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尤其吃得较饱时,胃内容物的强酸、强腐蚀性会反复刺激食道,造成损伤,引起食道增生,逐步导致癌前病变、癌症。
食管癌的危险信号有哪些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症状时可能已是中晚期。出现以下“四感”症状时,要格外注意:1.吞咽时出现哽噎、停滞感;2.吞咽时胸部有疼痛感;3.食管内有异物感;4.咽喉部干燥、有紧缩感。
怎样远离食管癌
1.吃饭慢一点。吃饭不能太急,20~30分钟吃完为宜;太热的汤、茶等不妨凉一些再喝。
2.每餐七分饱。少食多餐、每餐只吃七八分饱有助控制腹压,预防或减轻胃酸腐蚀食管。
3.多吃果蔬。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缺乏以及缺铁性贫血、蛋白缺乏症等,都可能与食管癌有间接关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果中,如胡萝卜、绿叶菜、洋葱等。因此,多食用新鲜果蔬,对预防食管癌有一定的作用。
4.戒烟戒酒。
5.保持正常体重。肥胖是多种癌症(包括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通常可通过体重指数(BMI)来评估,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根据我国标准,BMI在18.5至23.9为正常体重,24.0至27.9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