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云
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开播后掀起收视热潮。《人世间》改编自作家梁晓声的同名小说,原著曾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梁晓声亲历了时代变迁:他出生七天后共和国诞生,上山下乡、推荐高考、知青返城、改革开放、下海经商、出国大潮……一路走来,梁晓声没有辜负历史的机遇,也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馈赠。他出生于哈尔滨普通工人家庭,从黑龙江建设兵团的知青到因写作被推荐到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再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后来进入北京语言大学教书,之后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与他自身的人生境遇紧密相连。在60多岁的时候,他凝聚八年心血,写就三册巨著——《人世间》。
为什么《人世间》能得到读者、观众的共鸣和发自内心的感动?
《人世间》原著及电视剧的魅力所在,就是激活了人们对中国传统人情社会的记忆和向往。从刚开始一家五口人到后来的十几口人,这一家子让我感受到夫妻间的真诚相待、兄弟间的互帮互助、子女间的和和睦睦。
在梁晓声构建的这个人情社会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令人动容。周家长女周蓉是一位浪漫自由、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从小就很叛逆。她为了爱情与家人不辞而别,来到生活条件艰苦的贵州山区。她给母亲李素华写信说:“怎么办呢?已经爱上了那就没办法了。”唯有爱才能理解爱。周母对女儿的爱使她最终理解了女儿的选择。这也是无数家庭父母与儿女化解矛盾的真实写照,其背后是周母爱过以及被爱过的人生体验。而周父虽然因为女儿远走贵州而心生怒火,但身为“大三线”工人的他为了能够见到女儿申请调到贵州工作。当他跋山涉水终于找到女儿时,之前对女儿的种种担心总算得到抚慰,不禁泪如雨下:“谢天谢地,谢天谢地啊,老天爷啊,多亏你庇护着我的女儿!”我相信,大家读到贵州父女相见这一幕、读到周父送周蓉女儿玥玥上学那一幕,在内心也已经与自己的父母默默和解了。因追求自由而历尽人生曲折的周蓉最终得到了温暖明亮的结局,何尝不是父母温厚的爱给予她的幸福!
梁晓声笔下的共乐区光字片街道充满邻里情、兄弟情。周母是街道的热心人,自己生活并不宽裕,却给邻居送鸡蛋,有好吃的就跟邻居分享。而在她病倒之后,邻居也争相帮忙照顾她。而和周秉昆在光字片街道一起长大的“六君子”从小到大互帮互助,一起度过艰难岁月。普通人之间的仁义善良很容易把读者代入武侠小说那有情有义、古道热肠、扶危济困的世界。
在梁晓声描述的爱情世界里,儿女情长让人喜、让人悲。周秉义和郝冬梅、周蓉和冯化成、周蓉和蔡晓光、周秉昆和郑娟,他们的感情分别代表了干部、知识分子、城市平民三个阶层的感情世界。周家三兄妹最终都获得了圆满的爱情,这也是他们能够抵御人生风雨的重要后盾。由此我们不禁感叹:美好平静的爱情是每个人得以安顿身心的栖息地。
此外,梁晓声还通过金老太太和曲老太太讲到职场中的人情世故。讲述这些人情世故时,梁晓声的笔触是温柔敦厚的。当我们风尘仆仆跋涉到小说终点时,不禁恍然大悟: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