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3月18日 星期

传播红色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杨合兴(左一)在苏进故居为游客讲解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通 讯 员 李 晶

近日,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退休教师杨合兴被评为2021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系列人物好党员候选人。作村歌、创剧本、排大戏……杨合兴带领村民成立了裴城村文化合作社,传播、弘扬红色文化,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2016年,杨合兴从裴城镇第三中心小学退休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精准扶贫队伍,帮助村里招商引资,利用扶贫车间创办漯河市兴农机械部件有限公司,和全镇123户贫困户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安排附近村庄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公司上班,使6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杨合兴积极为裴城村的发展建言献策,策划村里的“百姓大舞台”活动,撰写村规民约,规范农村文化娱乐市场,忙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他还整合村里的中青年舞蹈队、夕阳红中老年军舞队、老石家唢呐队等,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文化活动。每周的“百姓大舞台”和“周末百姓乐”为村民搭建了一个百姓演、百姓看、百姓评、百姓乐的文化舞台,已成为十里八村竞相效仿、参与的文化惠民品牌。

2021年,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杨合兴作为裴城镇党史宣讲志愿者,收集整理资料,配合有关部门提升“苏进故居”“中共沙北县委旧址”“苏进红军小学”“裴城红色故事”等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编写红色宣传资料3万多字。他还组织村里的老、中、青戏曲爱好者组成裴城村文化合作社“古韵新曲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大型现代戏剧《将军情》,歌颂苏进将军,自制板车在农村和社区巡演60多场。

在编写《将军情》时,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为了找演员,他逐一拜访村里的戏曲爱好者;为了排练,他几度嗓子嘶哑发不出声……进入市区巡演需要租用流动舞台车,费用就会增加。为了节省其他开支,他带领剧团自带锅、碗、筷动手做饭吃。他和艺术团成员风餐露宿,一天少则演出两场多则四场,每天晚上赶回家时几乎都在午夜时分。

在带领剧团做好红色剧目宣传的同时,杨合兴配合相关部门对苏进故居进行修缮提升。他整理文字、图画、实物资料,写出苏进将军生平事迹解说词2万多字,每天义务向游客讲解。据统计,自2021年6月以来,他累计接待、讲解300余场,受红色教育人数2万多人,其中最多一天接待9个团队700多人,嗓子都累得沙哑了。来访者递上茶水感动地说:“您的讲解让我们动情且难以忘怀。我们会带着孩子们和亲朋好友再来。”

2021年7月19日晚上,他接待完当天最后一个团队,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到家里,一下子瘫倒在沙发上。老伴看着他那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你这是图啥哩?”他给老伴解释说:“我是老党员,又是一名志愿者,多为村里办实事是应该的……”

节日对贫困户及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加入漯河自由人户外公益团队,“六一”儿童节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孩子们,经常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多做有益社会的事生活才丰富多彩,才对得起党几十年的培养。”杨合兴说。

杨合兴先后被评为郾城区出彩老干部、漯河市十佳市民、漯河市展览馆农村最佳百姓讲解员等。面对众多荣誉,他说:“我还要继续努力,为家乡多做贡献。”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