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菡
那天,远远看到有花如雪,在春风里摇啊摇,虽然花朵细碎,却有别样的动人风致,那是骄傲与自怜的奇妙结合:为能在春风中盛放而骄傲,为花色浅、花朵小而自怜。我近前一看,纤细的茎擎着小小的白色花瓣——原来是荠菜花。
在我的印象里,荠菜是我吃过的野菜中最好吃的,清鲜可口,吃后齿颊芬芳,有一种清香令人回味悠长。荠菜以其味美征服了古今之人。《尔雅》道:“荠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明代王世懋的《瓜蔬疏》云:“百草中可食者最多,荠菜……草中之美品。”北宋状元苏易简对宋太宗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心知齑汁美。”
春天,是那么的张扬恣肆,触目万紫千红,放眼浅绿深绿,宛如一张浓墨重彩的美丽画卷,让人流连不已。春日陌上,左顾有桃之夭夭、妩媚多姿,右盼有梨花洁白、皑如白雪,前望有玉兰如蝶、展翅欲飞,后看有春光妖娆、让人销魂。若春色可餐,大约就是荠菜的味道吧?食之香而不腻,令人微醺欲醉、百吃不厌——正如春色让人百看不厌,仰首俯首皆如诗如画,让人直欲沉醉在春风中、长立于春花前。
千古以来,小小一株荠菜不时出没于诗词中。每每看到荠菜,我心中会响起一首童年时就耳熟能详的儿歌:“荠荠菜,水里漂,我和姐姐一般高;姐姐穿的花花鞋,我却穿的泥歪歪;姐姐穿的花衣裳,我却穿的驴脊梁;姐姐枕的花枕头,我却枕的老母狗;翻翻身儿,咬一口;娘啊娘,快打狗;死妮子,你没长手?”后来,读到《诗经·谷风》中写荠菜的几句“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似看到了一个怨女的浅歌如泣。从这有关荠菜的悲凉之句中,我看到了两位女子的飘零无依,不禁为之唏嘘。她们一个失了亲情,一个失了爱情,世界之大,却无所依傍。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她们却只能像水里漂的荠菜一样身不由己地顺水漂流,不知可栖止何方?亦不知可驻彼岸何处?不知那两位女子后来命运如何,但愿有骀荡的春风能吹在她们身上,吹在她们心上。
唐伯虎说:“尽尝世味犹存舌,荼荠随缘敢爱憎。”让我们且收拾起黯淡的心境,去看看莺飞草长、春花烂漫,也去溪头陌上寻些野荠,回家或做羹汤,或做荠饺,将春的滋味细细品尝。让那如水的清冽,能起于唇齿、止于心上,让这大好春色,一如潺潺奔流的小溪,也在心间响起欢快的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