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星期

与友寻梅


■特约撰稿人 邢俊霞

梅花,我居住的小区就有。不过,没有连成片,这里一棵、那里一棵,稀稀落落的。雪下的正欢时,它们已经顶着满头的花朵,傲立在雪中。每每从它们身边经过,我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看上几眼,有时还会和它们来张合影。

朋友约我去的地方是彩虹桥东边的梅林。说是梅林,其实只不过梅树稍微多些而已,与我之前在四川绵阳看过的梅林相比逊色不少——那里的万亩梅林,花开成海,放眼四看,蔚为壮观,远观花海,心是颤的,置身其中,心是香的。

一棵白梅前,我兴奋地点评着白梅的圣洁。朋友看着我细声说道:“姐,这不是白梅,这是绿萼梅,属蔷薇科,它的花朵尾部是绿色的。”仔细一看,可不是吗?一汪绿色,浅盈盈的,托举着怒放的花瓣。

我只知道朋友能写善画,没想到她对梅花的观察如此细致入微,让我深感自己的孤陋寡闻。我们看了红梅、赏了白梅,在几棵梅花树前,我说:“这些梅花,春节前已经开了。”朋友又说:“姐,这不是梅花,这是蜡梅。”至此,我才明白,我在小区见到的雪中梅花应该是蜡梅。突然想到,那位隐居于杭州西湖小孤山的林逋——因为极喜欢梅花,就把梅花当作自己的“妻子”,终身不娶凡间女子。年复一年,在小孤山遍植梅树,写出了不少的咏梅佳句,其中《山园小梅》至今仍在流传:“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我最欣赏这首诗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把梅花的气质与风姿写得很是美妙。朦胧月色下,林逋漫步在清澈的水边,梅花幽暗清香的气味、娇媚斜出的枝条相得益彰。这曼妙的场景不止让诗人陶醉,也让我陶醉。“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妙,既有梅花不同于其他花朵的独特身姿,又写出了梅花独有的幽暗芬芳。以至于同为诗人的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

小区的梅花已经凋落。不由感叹,时光一等就老,春一走就深。日子,就这样在花草的兴衰更替中一日日向着岁月深处漫溯,从不回眸。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