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6月20日 星期
明日夏至
花开半夏 向阳而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明日17时14分将迎来夏至节气,标志着炎热的盛夏来临。

据民俗专家介绍,每年公历6月20日至22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第四个节气。至者,极也。经过立夏、小满、芒种的不断蓄积,阳气在夏至达到顶点,万物向阳而立,大自然笼罩在一片炎热之中。

夏至来临之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此后,昼渐短,夜渐长,直到秋分,方得平均。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夏至,中国古时素有祭拜神明、祈福美好的习俗。《周礼·春官》中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在消除疫病和灾荒;汉代以后,为祈求五谷丰登,粮仓充实,历朝历代几乎都有祭神仪式。

民谚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我国自古就有夏至吃面的习俗。

夏至为什么要吃面呢?其一,面食是祭祀的贡品。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更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周朝起,历代王朝几乎都在夏至举行祭神仪式,并作为国之大典,既是向世人昭告“天父地母”“皇权天授”的思想,又期盼在帝王的统治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也有夏至祭神祀祖的习俗——用新收获的小麦做成供奉品,感谢神灵先祖一年来的保佑照顾,同时也祈求神灵祖先一如既往地禳灾避邪,来年有个好收成。其二,民间有尝鲜之俗。夏至时节,新麦子已经晾晒干净,新磨的面粉清香味美、特别诱人,人们迫不及待地用其擀成面条,以此来犒劳辛苦一年的自己,同时表达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其三,为了防暑。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用新面粉做成的面条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成分高,补虚、壮体,舒肠胃、强气力、润肺燥。在酷热的夏天吃碗热面,则大汗淋漓,滞留在人体中的湿气和暑气一扫而光。旧时,人们通常用深井的水“拔”面,那水凉得冰牙根儿,用这种水过面才够劲儿,俗称“井拔凉”。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说:“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向询及各省游历友人,咸以京师之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京俗无论生辰节候,婚丧喜祭宴享,早饭俱食过水面。省妥爽便,莫此为甚。”南方人婉约,多选择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等,口味相对清淡、鲜美。

夏至后不久便会进入三伏天。养生保健专家提醒,饮食上宜清淡,以清补、健脾为原则,可适当多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芹菜、茼蒿、苦菊等。这些食物有利于除燥祛湿、生津止渴和增进食欲。

本报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