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会枝
近日,记者来到漯河豫鼎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简称豫鼎源食品)。公司厂区不大,却是中国首个土豆粉自动包装生产线研发投产企业、中国湿粉条行业标准起草修订单位,在国内率先上“涂布工艺”粉条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已经走向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在河南省同类企业中首屈一指。目前,该公司正在淀粉制品类生产工业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2001年6月,豫鼎源食品在郑州成立,2009年搬迁至漯河,占地面积12540平方米,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淀粉类产品企业,产品涵盖土豆粉、川粉、紫薯粉、红薯粉条、即食酸辣粉、自热火锅、爆汁苕皮串等。
豫鼎源食品董事长曹现立告诉记者,以前土豆粉生产的包装环节全部由人工完成,一条生产线需要50多名包装工人。由于用工成本较高,他便萌发了要上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的想法,但当时整个食品机械市场没有湿粉条自动化包装设备。
2011年,曾经从事过机械制造工作的曹现立决定带领公司技术人员自己搞研发。2013年11月,豫鼎源湿粉条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终于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这是国内第一条湿粉条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新的包装生产线上线后,一条生产线减少了近50名工人。”曹现立说,由于各项指标稳定,豫鼎源土豆粉于2019年成功走向国际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同年,豫鼎源食品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中国湿粉条行业标准起草修订单位。
“在传统粉条生产工艺中,明矾起到黏稠剂的作用,不加明矾淀粉无法使粉条流挂成型,但明矾中含有的铝金属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晾晒过程中还容易导致灰分含量超标,而自动化生产线用的是‘涂布工艺’。这一突破使粉条迈入了‘零添加’时代。”曹现立说,豫鼎源食品在粉条生产领域继续站位高端产品生产企业,成为行业标杆。
记者在粉条自动化生产车间看到,只有一名工人在上料口添加淀粉。干淀粉进入料桶被搅拌成粉浆,然后被均匀地涂在传送带上,可以生产出不同厚度的粉条胚饼。胚饼被传送至熟制箱熟化后,自动进入密闭的恒温库内冷却,最后被自动剪切成不同规格的产品进入自动包装生产线。目前,使用这种“涂布工艺”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全国只有寥寥数家。
如今,曹现立决定再次扩大生产规模,把原来只有一层的老厂房拆除重建为三层。目前,新厂房地基已经挖好,正在加紧施工。新厂房建成后将新增三条智能化生产线,年产量提升至800吨。
“目前,我们正在设计加入5G应用、视觉检测系统和码垛机器人、智能仓库等。公司正逐步向更加智慧的数字化工厂目标迈进。”曹现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