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7月4日 星期

《韩信拜帅》留美名


《韩信拜帅》剧照(资料图片)

■张盼盼

《韩信拜帅》是豫剧沙河调传统剧目,又名《斩殷盖》。该剧由蒋金盃口述、王焕亭整理,讲述韩信初到汉营寸功未立被刘邦拜为元帅,大将殷盖居功自傲,见韩信拜帅心中不服。韩信登台拜帅之际,殷盖将其扯下将台,然后用“乞食漂母”“胯下之辱”“执戟郎”等对韩信进行辱骂。韩信为整顿军纪,命刀斧手绑了殷盖,惩以军法。樊哙私奏刘邦,刘邦前来讲情,韩信不但不讲情面,还将刘邦的坐骑斩去四蹄并斩了马童,又打了樊哙四十军棍,斩了殷盖,众将皆服。

该剧采取动作替代语言的表演方式,有不少亮点。在“拜帅”一场,樊哙等人在锣鼓声中展示一系列动作,竖小指意指韩信、竖大拇指意指殷盖,双手捧殷盖胡须再指将台,意指殷盖劳苦功高,元帅之位应当是殷盖的。随着樊哙、张耳的一系列动作和殷盖的表情、动作反应,能感受到殷盖从起初的愤愤不平到满腔怒火。殷盖历数韩信的黑历史,韩信不为所动;樊哙等人一套“拖拉硬拽”的无语言动作表演,“劝说”殷盖把韩信扯下将台。前后两套虚拟动作的表演,使观众从虚拟中了解到是樊哙等人鼓动殷盖前去与韩信交锋,造成殷盖被斩的悲剧。

豫剧沙河调《韩信拜帅》先后有张自力、张三旺、陈守凯、贾传敬、祁元杰等人演出过,唱词和唱腔虽无较大差别,但由于演员对人物角色的认识和对情感的把握不同,造成几人所扮演的韩信有所差别。尤其是每位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行腔、润腔方法,相同的唱词和旋律在不同演员口中唱出了不同韵味,风格迥然,各有特色。

唱戏就是唱人物,脱离人物情感、性格和所处环境而单纯展现技术不是真正的艺术。张三旺版本的《韩信拜帅》之所以流传较广,一是由于沙河调高亢激越、铿锵有力;二是张三旺的唱以情带腔、感情连贯,能唱出人物的真情实感。从小营之内“前三皇后五帝”自诉家门时的抑郁不得志,到金殿中“忙叩头来谢皇上”的志得意满,这些唱段有缓有急,展现了韩信忍辱负重的形象。尤其是拜帅后,黑头演员杨相如与文武小生张三旺棋逢对手,殷盖与韩信的唱段没有平铺直叙,而是用激烈地对唱逐步将剧情推向高潮。

时代在发展,观众的文化水平、审美情趣也在发生变化。《韩信拜帅》作为传统剧目,剧情有时代局限,讲故事的方式也有些守旧,沿用旧本演出已无法体现该剧的当代意义。所以,在继承沙河调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应与时俱进,适当进行创新。《韩信拜帅》假若复排,应考虑结合沙河调特色充分满足时代和人民需求,尝试从老故事中开掘新意境,表现刘邦“不拘一格降人才”,萧何与张良携手求才、荐才的气度,着重表现韩信遭受殷盖冷嘲热讽的内心感受,以及其为肃军纪不顾皇帝情面等情节,塑造韩信忍辱负重终成大器的形象,以此来寻找历史与现实相通的精神意蕴,达到“以文化人、以剧育人”的目的。在表演、音乐上尊重豫剧沙河调剧种特征,在服装、化妆、舞美设计等细节上呈现时代特征,迎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让更多人喜欢看戏。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