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福舞阳一高提供
■本报记者 杨 旭
“做教师是一场幸福的修行。幸福不是收获多,而是抱怨少。我们保持好心态,才能感受幸福的滋味。”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舞阳一高语文教师刘全福的话让人印象深刻。
2008年大学毕业至今,刘全福坚持扎根教学一线。他将自己比作摆渡人,将一批批学生送往理想彼岸。在14年教学生涯中,刘全福摸索出“讨论+讲授”的授课方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他的课上,首先,学生分组讨论解题思路,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发表见解,最后由他补充总结。“通过讨论,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出彼此的潜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学习。”刘全福说,“看着他们上台发言时的‘小老师’模样,我为他们骄傲。”
由于教学出色,刘全福长期担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刘全福格外严格。他每天安排一名班干部将班级情况记到班级日志里,及时掌握班级动态。在卫生方面,无论宿舍、卫生区还是教室,每一项任务都明确到个人。“上课的教师走进教室,都能看到一个整洁的环境,有利于他们愉快地投入到教学中。”刘全福说。
人无魂不精、军无魂不胜。刘全福认为班级也要有“班魂”。为此,他经常带学生参加慰问老人、清洁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当他所带的班级在学校运动会中获得年级团体第二名时,刘全福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赢。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团结的意义,在班级中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
刘全福虽对学生严厉,但更多的是爱。当学生违反学校纪律时,他严肃批评,绝不迁就;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学生赵威(化名)父母离异、家庭生活困难。刘全福积极组织身边的人为赵威捐款、捐物,帮助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学生刘玲(化名)面对日益临近的高考,产生了焦虑情绪,又因性格内向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刘全福便经常找她谈心,并引导其他学生主动找她聊天,帮她释放负面情绪。
虽然班主任工作烦琐,但刘全福从不抱怨,认真完成学校交给他的各项工作。同时,他坚持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并保留听课的习惯,从其他优秀教师身上汲取优点。刘全福先后获得市教学标兵、舞阳县优秀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舞阳县优秀班主任、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人生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把它当作一次历练,你就会因为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为自己经得住磨炼而骄傲。”这是刘全福对班上学生经常讲的话,也是他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