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姣
近年来,郾城区实验小学以争创省级文明校园为抓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文明之风吹入师生心中。
围绕“童心向党”主题,开展“我向党旗敬个礼”“党的光辉照我心”“党的故事我来讲”“传统文化进校园”“劳动最光荣 奋斗最幸福”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与美德同行。
学校把经典诵读纳入教育教学内容,除了让学生每天早上到校诵读经典外,还在每年端午节开展“过端午佳节 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主题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开花。
教师志愿者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开展支教助学、教育扶贫、社区服务、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该校教师陈耀军积极参与抗洪、抗疫,被评为2021年7月份漯河市“十佳市民”。学校少先大队荣获漯河市2021年度“红领巾奖章”三星章和市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该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该校是全国足球特色校,开齐开足体育课,每天开展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并举办足球、篮球联赛和阳光大课间比赛等。在今年的“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中,该校男队、女队双双夺冠。
学校创办了红领巾电视台,每天早上播放由师生自己录制的节目。红领巾电视台开设有《新闻直通车》《校园放大镜》《实小风采秀》《音乐之声》等栏目。学校成立有创客、武术、厨艺坊、陶艺、器乐等多个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校园四季风景如画,红色教育长廊、法治长廊等以特有的文化气息润泽着学生。校园内还摆放着主题文化展板200多块,内容涵盖传统美德、书法艺术等。
成立家长委员会,积极向家长宣传“双减”政策,指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聘请法治副校长,形成家、校、社三方育人合力,呵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发挥法治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各功能室的作用,不断加强法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爱国意识,收到良好效果。
该校的法治教育基地分为室内、室外两大模块,包括9个区域和4个功能室,是全市规模最大的首个小学生法治教育基地。学校通过模拟法庭等,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河南省2020年法治教育现场会在该校成功举行。
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享受欢乐时光。该校认真落实“双减”相关政策,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把课后的多元课程与“五育”并举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拓展类延时服务,有十字绣、乐器演奏等40多个项目,涵盖了劳动、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2022年,该校被评为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校。
守护清朗的文化空间,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该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教育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做好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
厚植文明沃土,收获丰硕成果。该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全国足球特色校,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中小学书香校园、省语言文字示范校、省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第四届名片学校,荣获市“五育”并举示范校、市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