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三川
今年3月,我市突发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漯河医专一附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精心指导下,牵头成立了全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心理健康咨询团队,建立了院内发热门诊,并积极组织医护团队支援临颍、许昌、郑州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严守防控一线
积极抗击疫情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市中心医院严格落实人员培训、督导检查、人员调配、物资供应等制度,保证医疗秩序井然,援助社会面抗击疫情及时到位。该院修订了《普通病区出现新冠感染疑似或确诊病例应急处置预案》等26个应急预案并应用于临床;制订管理细则,绘制入院人员管理导图、排查表等,加强院内公共场所以及各病房楼、病区出入口管理,严格按照流程对各类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将陪护核酸检测登记系统和陪护腕带应用于来院人员身份识别及健康监测管理;对39个病区缓冲病房设置进行规范,指导建立缓冲病房人员专班,严格按照流程接收患者,其模式在全市推广。该院作为封控区和防控区红黄码人员的定点收治单位,未发生一起院内感染事件。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该院组织600余名医护骨干组建护理应急队伍,随时准备参与全市全员核酸采样、支援隔离点、疫苗注射等紧急任务。今年1月6日、3月24日、5月3日,该院按照市卫健委指令,相继参与了许昌核酸采样、支援临颍隔离点、郑州核酸采样工作。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接到指令后均迅速集结完毕,轮流参与全市疫苗接种、核酸采样工作。特别是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队进社区、入街道、下乡镇,积极配合、有条不紊,工作运行安全高效。今年上半年,该院共抽调1395人次护理人员完成全市18批次70万余人次的核酸采样任务,抽调167名护理人员支援市区及临颍隔离点、许昌及郑州核酸采样工作。该院护理应急队伍以高素质、高标准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受到群众的肯定。
疫情防控期间,市中心医院西城分院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赶赴临颍17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开展心理援助工作,20天共进行心理测评642人次、心理干预542人次,其中对隔离人员进行面对面心理干预45人次,打电话及发微信干预497人次,跟踪干预46人次;为三区两县的心理咨询师开展线上培训12场次,受益1600余人;对全市86个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心理援助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同时,该院组织53名志愿服务人员加入全市21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微信群、3个医护人员微信群、8个面向社会民众的防疫心理咨询群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共开展一对一微信心理咨询341人次、电话心理咨询17人次,进行线上心理测评215人次、心理危机干预21人次。今年6月底,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河南省疫情防控优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市中心医院西城分院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榜上有名,被评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开展帮扶活动
促进文明创建
市中心医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巩固脱贫攻坚工作精神,组织党员志愿者、医疗团队多次到结对帮扶村舞阳县吴城镇东王村走访慰问,并筹集4.5万元用于村内荒坑改造、主干道花台砌筑、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帮助东王村建设了乡村振兴馆、村史馆、五彩墙等党建文化园地;启动“大病救助服务站”项目,为该村贫困家庭带去实际帮助,避免困难群众出现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持续开展送医活动,组织医护人员下乡义诊,并送药、送设备,极大地减轻了贫困家庭的就医压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该院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创文办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近年来,该院相继荣获“河南省群众满意医院”“河南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标杆医院”“漯河市卫健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发热门诊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