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8月15日 星期

绘制舞台布景 传承戏剧文化


陈建刚在绘制戏剧舞台布景。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嘉明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源汇区大刘镇的漯河梨园布景社,迎面看到一幅巨大的布景:凤凰树上盛开着火红的花朵,仿佛一片绚丽的朝霞。正在高空作业布景台上挥毫泼墨的中年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舞台布景项目传承人陈建刚。

这幅大型布景是上海一家京剧院定制的。“接到订单后,我和父亲以及我们的创作团队已经忙碌好几天了。目前,已基本完工。”陈建刚说。

陈建刚的父亲陈德喜今年78岁,从小爱好画画,1983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习,毕业后到信阳市曲剧团做专职画师直到退休。“建刚从小跟着我学画画,长大后和我一起到全国各地观摩、学习舞台布景绘画艺术。1997年,建刚就在老家大刘镇大陈村创建了这家梨园布景社,如今已经有25年了。”陈德喜自豪地告诉记者,陈建刚不仅跟他学习传统的戏剧布景画法,还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独创了“布景画融色法”,在染料配比上加入现代工艺,使色彩更加艳丽,不易褪色。

陈建刚绘制舞台布景,采用的是以棉为主、厚度适中的软质布料,以水粉笔、水彩笔、毛笔、油画笔、扇面笔、油漆刷等为主要绘画工具。戏剧舞台布景一般都很大,有的高七八米,宽度有十四五米,绘画过程困难且复杂,需要绘画者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

陈建刚一边为凤凰树布景做后期修饰,一边为记者讲述他从事戏剧舞台布景绘画的故事。陈建刚出生于1974年,从小受父亲影响,非常喜爱戏剧舞台布景艺术。家里的兄弟姊妹中,只有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走上了戏剧舞台布景绘画的道路。

“戏剧舞台布景是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起源于秦汉,兴盛于清末。目前,我已培养了6名画师,一定要把这门历史悠久的艺术传承下去。”陈建刚说,梨园布景社成立二十多年来,得到上海京剧团、天津歌剧院等全国各地的戏剧院(团)的广泛认可,知名度逐渐提高。

“陈老师是我的伯乐。”陈建刚的学生、画师温欢欢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我很喜欢画画,就把自己的作品发到网上。机缘巧合下,我的作品被陈老师看见了,于是陈老师找到我,让我跟他学习画戏剧舞台布景,至今已经6年了。我非常喜爱这门艺术。”

“现在多数剧团都没有专职舞台布景画师,加上戏剧舞台布景画面巨大,画时不好把握,这项艺术已处于濒危状态。传承和发扬这门艺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建刚说。

2014年,戏剧舞台布景被列入我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今年,我租赁了一所大房子作为梨园布景社的又一处画室,争取把梨园布景社打造成学习和传承戏剧舞台布景艺术的基地,让更多人前来学习、观摩,让更多年轻人掌握和传承这门技艺。”陈建刚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