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8月23日 星期

把爱留给最爱的人


■刘俊霞

今年,母亲78岁,父亲85岁。

父亲身体还好,就是爱絮叨了;记性也还好,尤其爱背《本草纲目》——其实,我更希望他能记住昨天吃的什么饭、今天吃的什么饭。

有时,只要身边有精神矍铄的老人经过,我就会不由得去猜测他们的年龄,并且心生羡慕。因为我突然发现,我的父母老了,特别是母亲。

母亲不爱动了、不爱做饭了,也不爱看电视了。后来,她连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迈步。有一天回家,我看见母亲呆呆地坐在家里,什么也不做。我问她为什么不看电视,她说看不清也不想看了。母亲有白内障我们是知道的,还有伴随了她几十年的糖尿病、心脏病。但我还是决定给母亲做手术,我不想看到她茫然的眼神、笨拙的行动。特别是有一次回家时,我看到她手上贴着创可贴,就问她怎么了。母亲说冰箱里的杯子打碎了,她去收拾时看不清,用手去摸就被划破了。她轻描淡写地说,我的心却是沉重无比。

平时总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工作、应酬、出游,把回家陪父母当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每次走的时候,我对父母的挽留还有点儿不耐烦。

决定给母亲手术了,我把手头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不再给自己拖拉的理由。术前检查准备,母亲像个孩子般听我安排:从这栋楼走到那栋楼,电梯出来再进去……她没有一句抱怨和牢骚,只是紧张。临床的一个大姐也做手术,她说怕打针。母亲说:“我不怕打针,怕做手术。”我和妹妹相视一笑:多孩子气的话。

手术开始前,我和妹妹把母亲送进手术室。我怕母亲害怕,安慰她说:“别怕,没事,很快就好了。”她点点头,像个孩子似的无助而勇敢地跟着医生走了。我们一直看着她消失在通道的尽头,忐忑不安。手术结束后我和妹妹搀扶母亲上楼,我握着她的手,很凉。第二天,母亲眼上还蒙着一小块纱布,要避光。母亲会时不时地掀开纱布,高兴地说道:“我能看见了,看得很清楚。”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觉得动手术这个决定很正确。回家了,看着母亲又能大步大步走路了,我心里很安慰。一个星期后,母亲又沮丧了,本来说好的为另一只眼睛做的手术也不做了。她说,好像手术效果不好,又有点儿看不清了,眼有时还会疼。再带她看医生,继续用药,她的心情又好起来。

有一天,我忽然记起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一个资产几千万的富翁经常带着90岁的母亲谈生意和应酬。他放心,母亲也高兴。如今,母亲能随时出现在我的视野,我的心里也特别踏实。母亲的愉悦也是显而易见的,她很高兴我们能在一起。我又想:我们常常会以“父母老了,不愿意出去了”为理由骗自己,然后开心地跑出去,假装看不到父母依恋的目光。如今,母亲成了“孩子”,把孩子当成了依靠,说话小心翼翼、做事畏畏缩缩;我们则成了高高在上、有很多借口不回去的那个。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最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最爱的人吧!只要还在,一切都来得及。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