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8月23日 星期

离开手机过一天


■特约撰稿人 王春红

带着想要回归朴素生活的想法和自我挑战的豪情,一大早,我用手机处理了必要的事情之后,便将手机关机。开始时,我内心有一点儿忐忑:如果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需要我,别人找不到我怎么办?但转念又想:能有十万火急之事找我的人无外乎最为亲近的亲友,他们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分分钟找到我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我开始为一篇早已写了开头却搁置好久的文章细细思忖、慢慢体会,居然来了终日盼而不得的灵感。此时我大脑空灵、专注,手在纸上写个不停,手的速度一度跟不上大脑的速度,只好用狂舞的字体布满页面。末了,我长舒一口气,顿觉神清气爽。对于一个喜欢行走在文字世界里的人来说,当文字的方阵列队完毕,无论它的质量如何,都是一种生活和思想的梳理,已然完成使命。

送孩子去上书法课后,我很快返回家中,拿起一本散文集来读。书香氤氲中,我似在平行世界里穿行、似在时光中神游、似在梦境中沉醉……合上书后意犹未尽,美好的文字带给心灵的不只是故事、生活、情节等这些具体的内容,更有色彩的浸染、声音的叩击、爱恨的震撼、悲喜的起伏……虽然我多年来读过一些书,虽然也有一些感悟,但鲜有如此真切而细腻地思考过。是的,一条路,只有走得足够长,才可以看到未见的风景。

去接孩子时,我仍然不带手机。想到以前外出忘带手机我必定火速返回去取,若时间已经来不及,内心必定怅然若失,甚至十分恐慌,如一个忘记佩剑就策马扬鞭的侠士,有底气不足、英雄末路的无奈。这一次,我气定神闲地站在一群手捧手机的家长群中等待孩子、观察人群,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低头看手机。孩子们已陆续从教室走出,一些父母太沉醉于手机的世界,孩子便在人群中认真找寻——所谓的家长接孩子,变成了孩子找家长。这一次,我盯着教室出口的地方,迎接女儿寻找的第一束目光,未曾让她有片刻焦急。

午休时间,我在半梦半醒之间听到蝉的鸣叫。在骄阳当空的午后,它以声音的力量与天公试比热情,高亢嘹亮、清晰无比。我在心中默数着有几只蝉在合奏此曲,想象着它们分别潜伏在距我多远的枝叶之间、还有多少时光可以这样纵情高歌……

晚上六点,脱离手机的时光结束。开机后,我打开微信,果然有很多未读信息。但仔细看,真的没有特别急的事情。我知道,这一天世界依然很热闹,繁忙的信息依然在充满信号的空气中飞速传输。如果我只是迎向它们,它们就会像锐利的刀锋将我的时间之锦割裂为无数的碎片;如果我毫无目的地看手机,可以在浑然不觉中消磨掉很多时间,而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则像水流无痕,终究是没有自己的东西,终究是终日忙忙碌碌却一无所获。

我知道,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手机,还有其他很多东西都离不开。但我们也远没有被万事万物有须臾不离的需要,必要时给心灵放个假,回归简单朴素的生活,真的是一种必要的生命体验。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