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9月15日 星期

公交惠民 让出行更便捷


107路公交打造巾帼主题文化车厢。

■文/图 本报记者 齐国霞

“请您扫场所码,请您佩戴好口罩,请您坐稳扶好,请您在车停稳后再起身下车……”如今,在漯河市区,无论乘坐哪路公交车,公交司机都会用温情暖心的提示语,使乘客如沐春风。

“现在坐公交车真方便!我家住在泰山路海河小区。小区附近有多条线路的公交车经过,居民无论去哪个方向都能在小区附近坐上车。”9月14日,提起公交车的变化,市民黄新明感慨地说,“短短十年,漯河的公交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的感受就是线路多了、准点了,车辆节能环保了,服务更标准了……”

如今,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在市区街道穿梭,绿色的车身格外醒目,整齐划一的车辆标识、宽敞洁净的车厢、舒适的空调环境大大提升了市民的乘车体验。搀老帮幼、救助病患、拾金不昧、爱心送考、文明礼让……公交车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十年前,我市城区公交还是民营,车辆档次较低,经营秩序比较混乱。2013年初,市政府决定实施公交改革,逐步向国有化转变。2019年8月,我市完成公交国有化改革,市公交集团成为公益性市属国有企业。目前,城区公交线路已开通28条,市公交集团共有新能源公交车820台,市区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为抓手,不断优化公交线网、逐步减少公交盲区,全力破解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公交线路网形成了环形相扣、交叉互联的网状结构。市民在市区任何地点不出500米就能够坐上公交车,最多换乘一次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形成“枢纽为支撑、场站为节点、首末站为依托、中途站为串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公交线路网的科学性、便捷性得到了全市人民的普遍认可。

现在,站在市区任何一个公交站点等车,三五分钟就有一辆车驶来,非常便利。车辆调度有序是我市公交智能化建设的体现。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全市的公交车实现了智能化调度,市民在站点等车时,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站点旁边设置的电子站牌,实时了解车辆运行情况,自己要乘坐的车啥时能到一清二楚,减少盲目等车时间。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公交投币也逐渐被移动支付代替,乘客刷手机就可以坐公交,避免了坐车没带零钱的尴尬。考虑到老年人和学生不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公交集团又推出了老年卡和学生卡。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多年来,市公交集团突出“小车厢、大服务,小环境、大作为”,努力把公交车厢打造成学习知识、传播文明的流动舞台,让乘客在乘车途中受到文化的洗礼和思想的熏陶,展现“人文漯河”的文化魅力。目前,市公交集团已经打造出许慎文化特色线路、拥军专线、“宪法号”专线等7条特色文化车厢线路。

一辆公交,就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一辆公交,就是一个展示漯河文明的窗口。漯河城区公交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扬。近年来,我市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河南省第二批“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市公交集团荣获河南省十佳公交企业、河南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称号;105路公交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107路公交荣获全国新能源公交高品质线路、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称号。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