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16日 星期

数字引擎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本报记者 蒿中刚

“辣椒地里缺不缺水、少不少肥,可以在家里通过手机远程监控、精准管理,再也不用靠天、靠地、靠运气了。”临颍县三家店镇边刘村村民李玉玲告诉记者。近日,在临颍县5G智慧辣椒种植示范基地,记者看到,田间矗立着一排排灯塔状的水肥传感、植入气象监测仪等设备。该示范基地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将多功能气象站、水肥一体机及近地遥感无人机等物联网设备数据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实现辣椒管理和收获自动化。相对于传统人工种植,“5G+精准种植”可做到1人管理500亩辣椒地,每亩地在水、肥、药成本上能节省500元以上,大大降低了辣椒的种植成本。

近年来,我市立足区域特色,抢抓发展机遇,在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充分激发数字时代新动能的同时,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引导带动全市农业走上科技化、数字化、智慧化道路。 我市坚持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引导,不断凝聚数字乡村发展共识。突出规划引领,对全市“十四五”期间数字乡村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将“一村九园”试点建设和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市建设纳入重点任务。通过典型引领,大力推进“一村九园”试点建设,选择临颍县吴集村、三角村作为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村,构建“1+N”系统,即1个数字村庄大数据平台和农田监测、人居环境监测、智慧校园、智慧健康小屋等N个数字化场景应用系统。截至目前,我市已建设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菜园示范园5个,带动了全市农业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以郾城区商桥镇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实施高标准农田设施网格化管理,建成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

充分发挥“数字引擎”作用,推动农业生产、产品经营、乡村治理数字化,进一步提升服务农业水平。一是推动智慧农业建设。建成市级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26个区域站物联网监测系统,成立区域站物联网专家会商小组,建立会商研判机制,农技推广区域站物联网项目入选2021年数字乡村论坛(中国·郑州)数字乡村优秀案例。建成畜牧养殖粪污环保治理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全市74个规模养殖场粪污环保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远程监管。建成大田种植数字农业项目2600亩、“5G+智慧辣椒种植”示范区2万亩,并入选全省十大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其中,“5G+智慧辣椒种植”示范区麦椒套种模式亩均效益提升15%以上。二是推动农产品经营网络化。与阿里巴巴集团联手打造漯河产业带,成立漯河电子商务公司,吸引了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永利集团等众多农产品生产企业入驻,实现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目前,全市已有200多家涉农企业通过阿里巴巴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指导临颍县、舞阳县以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打造农村电商供应链。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2个、乡级电商服务点2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500个。扎实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受益群众1万多名。积极联合各电商平台与企业,助推我市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

(下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