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11月7日 星期

工商联系统: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


■本报记者 于文博

漯河联泰食品全产业链项目、贾湖酒业田园综合体项目、齐罗村畜牧养殖项目和服装加工项目……一个个项目带动了村庄经济发展、村民增收致富,让村企融合、产业兴村成为现实。

这些项目是我市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缩影。据了解,“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系统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依托产业优势参与项目对接,持续实施帮村富民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责任领导,健全工作机制。2021年11月“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后,我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成立工作专班,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形成了“统战牵头、工商联组织、部门支持、村企参与”的工作局面,推动行动向纵深开展。建立县(区)工商联“日统计、周报告”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工作进度,掌握项目对接情况,确保“万企兴万村”行动扎实有效推进。成立县级干部带队、机关全体人员参与的专题调研组,深入各县区、行业商(协)会、会员企业开展督导调研,引导企业搞好项目对接。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均成立了由工商联机关干部、企业负责人和村干部组成的联结帮带组织,促使170个村与231家企业对接。今年年初,以《漯河市“六聚、六联、四力、五有”全面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扩面提标增效》为题的经验材料受到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曾垂瑞的批示。

开展特色帮扶,推动村企融合。广泛动员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优势,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在高效种养、租赁车间、招工招聘、消费帮扶等方面,与各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鼓励各类商贸、物流、电商、酒店等民营企业与乡村联合发展,通过网购、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消费帮扶渠道。依托全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广泛动员会员企业发挥自身经营特色优势,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企业到结对村开展调研、慰问困难群众、文艺演出等活动,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走深走实。

立足优势产业,实施项目兴村。根据帮扶村发展需要和企业自身优势,以结对共建为抓手,在促进产业发展上用力,在稳定就业上用力。目前,全市打造“万企兴万村”示范点19个。其中,漯河联泰食品全产业链项目推行“企业+产业链+村”模式,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一产种植,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三产葡萄主题园区休闲观光、电商、物流等,打通了休闲食品全产业链,实现联农带农、产业提质增效,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在休闲食品方面的建设布局;贾湖酒业田园综合体项目探索“公司+基地+村”的模式,在北舞渡镇贾湖村、尚庄村、菜园刘村、黄庄村、西大街村等流转土地近万亩,建成产业扶贫园区及万亩酿酒原料带贫基地,不断完善带贫基地设施,以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品牌溢价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

作为“万企兴万村”行动的牵头落实部门之一,工商联系统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发挥优势、搞好联动,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全市各级工商联系统将发动更多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同时搭建多种平台大力宣传推介,力争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品牌。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