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1月7日 星期

百年医路 济世惠民
——市中心医院(漯河医专一附院、市第一人民医院)106周年院庆系列报道

全省首家医学类市厅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落户市中心医院。市中心医院供图

第十七章

■本报记者 杨三川

近年来,市中心医院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创新等举措引导全院职工不断增强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

该院党委书记王海蛟牵头成立了医院科创中心,设立中心实验室、生殖遗传实验室、药物制剂和药理学重点实验中心等,在重大工程项目、医学革新性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该院领导班子带领科研管理部门人员研究制定科研工作长远规划,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出台专职科研人员管理办法,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设立专项科研基金,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全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科研平台建设、新技术开展、科研立项、专利申请等方面进行探索,加快推进医院中心实验室、专科实验室和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积极进行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奖申报,完善科研定期交流机制,秉持多中心协作理念,不断提升医院科研水平。

该院获批成立河南省中药制剂现代化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遗传病基因检测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漯河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漯河市药物制剂与药理学重点实验室、漯河市宫颈疾病防治研究创新型科技团队、漯河市高血压防治体系建设创新型科技团队、漯河市骨科微创及生物力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漯河市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1年,该院获批国家、省、市科研立项共10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实现了全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中央引导地方专项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4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35项、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5项、河南省教育厅重点高校科研项目3项、漯河市科技创新券支持项目3项。发表国家级及以上论文839篇,其中SCI论文26篇、北大中文核心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论文77篇。出版专著70部,获批专利114项。获科研成果奖44项,其中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医学科技奖)5项、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16项、漯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漯河市自然科学学术研究成果奖(论文奖)11项。获批成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创新型科技团队6个。

该院成功注册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王浩然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实现了漯河市零的突破。

该院获批成为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制剂室已完成改造,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投入使用;获批成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衰研究基地、全省首批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

该院重视学术交流,每年举办各类学术会议超过100场次,每年参与学术会议发言、主持及专题讲座的专家超过200人次。近5年来,该院累计获批国家级、省级科研立项二十余项,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00余项,多项技术填补省、市空白。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