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近几年,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但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聚焦当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的几大问题,提出了家校协同、创设环境和构建模式三大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 初中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近几年的新闻报道来看,这些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时,不能及时得到家长的悉心引导,自己也无法有效释放压力,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做出过激行为。农村初中学校因为软件和硬件条件上的欠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足。因此,针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农村初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整体上来看,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并不乐观。我们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心理教育

这是农村初中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很多农村初中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或者居家务农。他们的父母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学习出人头地,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再加上他们的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不能及时帮助孩子释放压力,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此外,部分农村初中学校教师仍有“应试教育”的观念,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余的,即便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长期缺乏专业老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简单和学生聊聊天或者带领学生涂涂画画。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曾指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定要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不能随意安排”。但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条件往往比较落后,很难吸引和留住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

3.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德育混为一谈

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与德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很多农村初中学校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比如当发现学生抽烟的时候,一些老师第一反应是认为这个学生品行不良,往往会忽视抽烟行为背后的心理诱因。因而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这些教师会以德育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初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针对农村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家校协同,转变育人理念

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多多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立项比例,提高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更多家长认识到新时代对人才心理健康的现实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创设良好环境,吸引专业人才加入

农村初中学校的客观条件虽然要比城镇学校落后,但这并不意味着就留不住优秀心理咨询教师。当学校能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为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创设良好环境的时候,笔者相信,会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在这里大展拳脚。因此,农村初中学校一定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创设工作,如创建心理咨询室,组建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等。

3.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透过问题的表象,发现学生内在的心理问题,利用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针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模式:

模式1:知识传授。这种模式一般是向学生讲解关于心理调节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是集中教学,大多在班会和日常的教学中开展,但不利于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沟通。

模式2:情境训练。通常会设立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编写剧本,进行角色扮演。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召陵区老窝镇第二初级中学

张 敏 潘佳佳 何云龙 许文静

参考文献:

[1]李雪,姚晶宏,张鳅元.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西西部某自治县D中学为例[J].决策探索(下),2021(08):23-25.

[2]杨建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的意义及策略——以会宁县农村中学为例[J].甘肃教育,2021(13):43-45.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