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12月1日 星期

九旬老人 养生有道


关智升在读报。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11月29日,在郾城区龙塔街道桐刘村关智升家中,93岁的关智升正在给老伴读报纸,声音洪亮,抑扬顿挫,格外投入。

关智升精神矍铄、步履轻快,说起话来思路清晰,很难相信他已经93岁了。见到记者,关智升满面笑容,连忙招呼记者坐下。“我眼不花耳不聋,平时很少生病,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关智升笑着说。

“作息规律。”被问及如何养生时,关智升告诉记者,数年来,他每天晚上9点准时上床睡觉,早上6点起床。此外,他还有一个坚持十多年的习惯——按摩。“晨起后,先进行全身按摩。依次对脚、腿、肚子、头顶进行按摩,每个部位按摩100下;最后还要‘干洗脸’,像这样在脸上来回搓100下。按摩要半个小时,按摩完全身都很舒服。”关智升说。

在饮食上,按关智升的话说就是“粗茶淡饭,做啥吃啥”,从不挑食,每餐只吃八分饱。每天早餐和晚餐后,关智升都会出门走路半小时。“适当的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健康。”关智升说。

关智升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扫地、拖地等家务活儿当成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我是军人出身,20年的部队生涯让我养成了勤快、爱干净的习惯,每天都把床铺、房间和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前段时间在老家住时,我还辟了一块儿菜园,自己种菜。”关智升说。

采访中,讲起亲身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关智升的记忆被打开了。他滔滔不绝,忆起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1951年10月14日,我和战友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前线。我所在的是炮兵教导队,每天顶着炮火训练。我的一个弟弟和很多战友都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很幸运我活着回来了,所以我特别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关智升告诉记者。

《老人春秋》《漯河日报》《中国电视报》等是老人必看的报刊。退休后,他把读书和看报纸、看电视新闻当成每日的必修课,以此了解国内国际形势,掌握党的各项政策,还学习一些养生秘诀。“我的视力保持得很好,不管干啥事儿从不戴眼镜。”关智升说。他经常把报纸杂志上的相关知识读给老伴听,和老伴进行交流。

在关智升家整洁的院落里,菊花开得正艳,盆子里游来游去的鱼儿为小院平添了几分生机。“我喜欢种花、养鱼,没事儿时就过来看看鱼、赏赏花,心情非常愉悦。”关智升说。

“性格随和、好脾气、不会生气”是大家对关智升的一致评价。“父亲从来不生气,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乐呵呵的。”关智升的女儿关女士说,老人一生宽容待人、心态平和,遇事不气不恼,还乐于助人。只要亲朋有困难找到他,他都尽力提供帮助。

在桐刘村,关智升家是出了名的和谐家庭,儿孙孝老敬亲,老人安享天伦之乐,是左邻右舍羡慕和学习的对象。“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这样的好日子我小时候想都不敢想。儿孙们都很孝顺,我很知足,生活得很幸福!”关智升告诉记者。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